驻进民心,帮到心坎,这是湖北省恩施市教育局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帮扶的初心与实践。
恩施市板桥镇鹿院坪村是恩施市教育局的驻点帮扶村,全村共750户2381人。自2021年接过乡村振兴驻村接力棒以来,恩施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与村“两委”一道,在推进强村富民上出实招,提升治理水平上动脑筋,为民办事服务上用真情,切实把帮扶工作做进村民心窝里,帮到群众心坎上。
打好产业“三张牌”
养鸡场,在大家的印象里是脏乱差、臭气逼人。
11月18日,走进恩施市板桥镇鹿院坪村现代化蛋鸡养殖场,鸡舍干净整洁,空气通畅,闻不到任何异味。鸡舍内,一列列鸡笼一字排开,一只只蛋鸡纷纷将头伸向笼外,或啄食,或咯咯鸣叫,宛如悦耳动听的交响乐。
距离鸡舍不远的有机肥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将鸡粪铲进机器,经过处理后,变成一袋袋有机肥料。
为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初,鹿院坪村与太阳河乡长芹养殖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引进先进的蛋鸡养殖技术,打造村集体经济“孵化器”。
截至目前,该养殖场建成孵化房1间、仓库2个、有机肥生产车间1个,现有蛋鸡1.8万余只,年出栏蛋鸡万余只,年产蛋34.9万枚,预计今年实现经营性收入20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接过接力棒后,恩施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决定打好产业“三张牌”。
“我们以鹿院坪景区为依托,探索‘党建+景区+民宿’融合发展模式,组建了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助力景区提档升级,引导休闲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鹿院坪村夫子园设立旅游红色驿站、‘候鸟’人才工作室,为避暑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活动交流阵地。”驻村第一书记王光军首先介绍了“旅游牌”。
平均海拔1700米,四周绝壁环绕,夏季最高气温约25℃。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出第二张牌——“康养避暑牌”。
鹿院坪村以下坝(小地名)为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园项目,包括中药材种植示范区、景观石林、游步道、凉亭和酒店等康养配套设施。同时,发动返乡、在乡能人建起68家民宿、农家乐。
第三张牌是“药材牌”。截至目前,该村种植大黄、川牛膝、贝母、云木香、党参等中药材共计5000亩,年产值达6000万元。今年,该村又新建了2500平方米的加工厂房,进一步提升了中药材产品附加值。
经过3年发展,鹿院坪村打造的“三张牌”成效日趋明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来景区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但景区到集镇的道路太窄,容易堵车。”
“那就修路!”
2021年5月,驻村工作队开展走访调查,发现鹿院坪景区周边的道路设施跟不上景区的发展速度。修路的想法提出后,却因资金不足等原因不被大家看好。
“那就先修村委会附近的新农村路段,看看效果,效果好就继续修,就算效果不好,至少解决了新田小学师生的出行问题。”当年的场景,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路历历在目。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动村民投工投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5公里旅游公路修好了。次年,恩施市投资1040万元,对板新线18公里旅游公路进行了全面黑色化。
路畅了,旅游公路上车来车往,村民的增收渠道增加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前,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栋住宿楼,都很老旧,采光性和排水系统都不好,学生户外活动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驻村工作队来了后,不仅给学校修了水泥路,还申请资金对学校原有的教室和宿舍进行了修缮,并新建了一栋综合楼和一个操场,还为操场铺设了塑胶地板。”说起驻村工作队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时任校长魏艳如数家珍。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驻村工作队还做了很多。
2021年,投资15万元硬化太平河组通组公路,改善了公路沿线120户村民的出行条件。
2022年,为了高标准完成鹿院坪村姚家坪组示范院落建设,协调资金70万元完成了姚家坪组新农村路段黑色化工程,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完成朝阳坪至獐山寨的引水工程,解决了新田村獐山寨季节性缺水问题;帮助姚家坪组新农村住户寻找水源,保障“美丽庭院”住户饮水安全。
2023年,严格落实恩施市板桥镇药旅融合发展建设项目,对57户院落进行风貌改造,支付“以奖代补”资金27万元;筹集资金20万元,新建朝阳坪(小地名)灰包湾水池前池和水池净化池;完成流料河水源处库容沙石方扩容工程,并对堤坝进行维修加固。
……
三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道,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将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群众冷暖挂心头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村民裴达恕的妻子和老人身患残疾,两个女儿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医疗的支出较大;村民胡应平要供养两个高中生,家里仅一个劳动力,生活压力很大;村民朱志青、黄志安等家庭经济困难,存在返贫风险……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驻村工作队都“门儿清”,一有机会,总是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帮助。
2022年,驻村工作队将胡应平的情况告诉给新华书店恩施分公司负责人,并邀请他一道去胡应平家走访。实地了解情况后,该负责人当即表态:每年给予胡应平家1万元教育补助,并承担两个孩子上学期间的所有教辅资料费用。
而后,驻村工作队又先后帮助黄志安、孙国冬、裴成才、朱志青等家庭争取到每年5000元的教育补贴。此外,工作队还为黄志安争取到1万元资金用于房屋修缮,为裴达恕申请了公益性岗位。
除了“下一代”,“上一代”也是工作队的重点关爱对象。
中坝组村民曾先华的老伴早早离世,儿子、儿媳也去世,孙子张永文长期在外务工,家里仅他一人。老人身患腰椎病,长期卧床不起。
得知情况后,王光军每天下午都为老人送饭,工作队队员徐贵元自掏腰包为老人买药品。
太平河组老人王碧云患有骨股头坏死,长期卧床。工作队为其全家申请了低保政策,以此减轻其治疗负担,徐贵元专程到利川谋道为其购买中草药。今年9月,工作队又帮王碧云联系恩施市人民医院为其做骨股头更换手术。
小到扯皮拉筋,大到生老病死,村民的任何一件事都是驻村工作队的“心头事”。每每说起工作队,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驻进民心,帮到心坎。4年来,恩施市教育局驻鹿院坪村工作队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杨亚玲 段庆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