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安康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优化服务与保障,大力提升政法工作公信力,精准施策,全力筑牢平安基础,系列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全市平安建设满意度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
平安是民之所盼,亦是发展之基。一年来,安康市委政法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法治思维,始终沿着建设“平安顺利、幸福安康”的道路砥砺前行,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组织和指导全市政法机关走出了一条发展与稳定并行、致富与治安并举、经济与社会并进的“平安大道”。
据了解,安康市、县(区)两级法院立足主业主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进一步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1至10月,全市法院共审结民商事案件1.3万余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87%、平均结案时间25.3天、民事案件调解率48.18%、生效裁判被改判率仅0.026%,均排名全省法院前列;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检护民生”、“检察护企”、优化涉企法律服务和法治营商环境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公安机关坚决铸牢忠诚警魂,以“警民共建一家亲”为民实践活动、重点项目“警长制”为载体,大力实施“民意警务”,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侦办各类涉企案件56起,为企业追回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全市涉企警情下降18%,公安机关进驻政务大厅率达100%,全市服务群众的综窗数、事项数、融合警种部门数“三项指数”均居全省前列,重点项目“警长制”创新经验获得省委政法委肯定推介;司法部门围绕法规制度、法律服务、纠纷化解、执法监督4方面出台16项措施,巩固拓展“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市”成果,以“规范执法、便民惠企、行业治理、载体创新”四项举措,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一年来,接待群众法律服务咨询6000余人次、现场办理3200余件,办理法律援助1693件、公证2932件、司法鉴定1040件,赢得社会各界好评。
此外,全市政法系统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一站式”纠纷平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实现了98%以上矛盾有效化解;科学划分基层治理网格1.3万余个,配备网格员1.5万余名,推动2.4万余名党员、7540名人大代表、2.5万余名中心户长下沉网格,为77万余户居民提供精准、贴心的法律服务,一个个“家门口”规范化法律服务站点成为维护全市城乡社会稳定一道靓丽风景线。(吉茂才 吴友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