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别市属国有企业没有按规定实施阳光采购,部分项目在自行采购。”日前,四川省广元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接到群众反映,随即督促市国资委对各市属国有企业阳光采购工作开展全面检查。
为推动国有企业采购阳光化、数字化,促进企业降本增效,解决企业采购制度不全、责任不清、监管缺失等问题,在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督导下,早在2020年广元市国资委在全省率先实施“国有企业阳光采购”,推动企业利用平台开展阳光采购,提高了采购质量和效率,防范了廉洁风险和经营风险,促进了清廉国企建设,助力广元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在2020年以来,广元国企阳光采购平台累计进场采购项目1400余宗,采购预算总额21.43亿元,实现节约资金超过2.31亿元,节支率近11%。
完善制度流程,织密采购"防控网"。制定《阳光采购平台业务规则》《交易服务指南》《业务工作流程》,立足企业采购实际需要,推进采购的决策、管理、监督与服务职能相分离,实现采购过程全流程留痕,为各类采购参与主体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制定《采购人代表行为规范》《采购人监督人员行为规范》,明确采购相关主体的职能职责。在广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设置"国企采购"专栏,实现阳光采购信息与省、市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互联互通,扩大信息推广覆盖面。严格落实开评标现场管理制度,对开评标过程实行实时监控管理,全程录音录像留存。持续打造"互联网+阳光采购",推行电子保函,开展全程电子化开标"不见面"和评标"电子化"、远程异地评标等服务,供采购人自主选择。优化评审专家库管理,优选专业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的省政府采购专家和省综合评标专家入库。提升档案管理服务能力,实现采购档案的纸质化和电子化"双保险",确保对采购行为实施动态、全过程监管。
强化宣传教育,绷紧廉政"思想弦"。持续加强党规党纪学习,突出正反典型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谈话、通报腐败案例等,抓实采购平台工作人员教育管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采购平台网站公开采购项目质疑投诉渠道,在开评标前现场宣传相关工作纪律,强化对各采购主体的警示作用。加强开评标场内行为管理,坚决杜绝干扰开评标工作行为,维护正常采购秩序,促进国企采购公平公正、高效廉洁采购。
落实风险防控,常打反腐"预防针"。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强化风险防控意识,结合国企阳光采购工作实际,通过梳理平台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办事流程,围绕采购项目进场、开评标现场服务、采购信息公示、保证金管理、采购档案管理等环节,排查廉政风险点11个,形成风险点清单,印发了《业务风险防控手册》,制定了《廉洁自律"五条禁令"》《廉洁从业"十不准"》,全员签订了《廉洁从业公开承诺书》,时刻警示平台工作人员增强廉洁清正的意识、保持严于律己的作风。通过岗位风险自查、开展廉政谈话,切实增强平台工作人员规范履职意识,推动形成遵纪守法工作氛围。(鲜 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