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重庆理工大学在西南地区率先成立独立建制的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并于2014年依托重庆知识产权学院成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充分发挥“宣传知识产权文化、营造创新创造氛围”的积极作用,于2022年入选首批重庆市知识产权文化教育传播基地建设试点项目。近年来,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立足重庆理工大学,面向社会各界,探索形成了“一点两翼三力四融”的场馆育人机制。
一是立足思政原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宣传普及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辩论赛,与清华中学等中小学共同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开放日活动,点燃青少年创新创造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知识产权创新的成效与问题,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动能,提升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先后接待英国、美国、缅甸、老挝等国家的官员和学者参观,展示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成就,讲述中国知识产权故事。
二是强化双翼互动。器物与文化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器物则不见灵魂,只有文化则显得空洞。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坚持“以物育人”“以文化人”,坚持以文化熏陶人、感召人,用实在的物质载体展示知识产权抽象的内涵与外延。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不断完善展厅的结构和功能。展览馆主馆部分占地800余平米,由知识产权文化墙、版权厅、专利厅、商标厅、地理标志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厅六个部分构成,收藏上至清末下至当代的各类知识产权藏品1000余件。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实现器物与文化互动,为学生感悟知识产权提供具象化的载体。
三是筑牢三大基石。知识产权展览馆积极构建科学普及、理论研讨和社会实践三大基石。面向中小学生编写《图书知识产权》系列教材,延伸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的科普职能。与重庆市科技协会、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以及相关中小学合作,通过带着藏品走出去参加相关展览活动,或者邀请学生、社会人士走进来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举办士继知识产权大讲堂、知法重理研究生学术沙龙等活动,开展知识产权理论学习与研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产权的理论理解。充分利用展览馆的空间优势,邀请知识产权法庭开展庭审、国家专利局开展专利无效宣告口审,为学生旁听创造条件。邀请实务专家指导学生开展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活动,助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四是实现四个交融。以“政教融通”为根本,将“课程思政”与场馆建设紧密结合,在场馆中教育人,突出专业课程教学育人导向。以“理实融贯”为抓手,培养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讲解员,开展知识产权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举办知识产权调研大赛,支持学生走向田野,走进村社工厂,鼓励学生讲理论应用与实践。以“科教融合”为驱动,打破校内学科专业边界,统筹各类教学和科研资源,进一步促进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科研之间、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突出“理工为基,法管融合,赋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加强与各级知识产权局、法院、学校、企业、服务机构等单位合作,促进创新要素深度融合。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将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加强展览馆空间建设,丰富知识产权展品,创新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形式,助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娄必县 谭杰 李靖 王泽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