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护城市治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道路上,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始终坚守一线,积极作为。近期,该支队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纵深推进“五抓五促”护航行动,丰富拓展“三上三下”模式,全力为城市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为了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治安防控,特警支队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延伸巡逻触角。在火车站、商圈景点、主要干道等人员密集、治安情况相对复杂的重点区域,精心设置了10个“1分钟”处置圈。这些处置圈犹如城市安全的守护节点,特警队员们日夜坚守在此进行巡逻值守,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形成强有力的打击和震慑,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作案。另一方面,时刻关注着群众的需求,积极主动地帮扶救助遇到困难的群众。通过科学合理地部署警力,实现屯警街面,确保一旦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响应,及时处置,为城市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显性用警、动态布警”是沈阳特警支队秉持的重要原则。他们始终将“震慑、打击、抓捕”作为工作的核心要点,最大限度地把警力、装备、车辆前置到街面一线,严格执行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在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关键节点,更是增派2组处突增员组增援街面,进行动中备勤,切实提高了城市的“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让市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2024年10月18日14时许,沈阳北站北广场东侧发生了一起突发情况,一个垃圾桶突然起火,火苗蹿出垃圾桶后,引燃物被风吹散,情况一度危急。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位于“1分钟”处置圈的民警迅速做出反应,携带灭火器等设备火速奔赴现场。他们有条不紊地疏导人群,避免出现慌乱踩踏事件,同时迅速扑灭明火。随后,特警队员们又联合消防、环卫等部门进行快速而细致的后续处置,确保火灾不会复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广场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一迅速有效的处置过程,充分彰显了沈阳特警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精神。
“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沈阳特警支队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他们将心系百姓、服务群众深度融入到日常的巡逻防控工作当中,致力于把每一辆巡逻车都打造成流动的“服务站”,让每一位特警队员都成为遇困群众有求必应的“救助员”。
2024年10月4日,在沈阳站东广场“1分钟”处置圈巡逻的民警就上演了一幕暖心画面,当时,民警孟佳琦、黎光浩在巡逻过程中捡到一部手机,他们深知失主此刻必定心急如焚,于是立即展开多方联系,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与失主陈女士取得联系。半小时后,陈女士委托亲属来到特警执勤点位顺利取回手机,并对民警们的热心帮助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而陈女士在11日返回沈阳后,还特意再次来到特警执勤点位,为特警队员们送来一面锦旗。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民警个人的感谢,更是对整个沈阳特警支队服务群众工作的高度认可。
在应急处突方面,沈阳特警支队同样不遗余力。他们深知“防范、化解、稳控、处突”对于维护城市安全的重要性,为此深耕应急处突体系建设,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他们详尽考虑多种突发案事件情形,精心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类处置预案,建立起多层级快速出警响应机制。每天都安排警力进行集中备勤,让每一位队员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在第一现场高效处置。
日前,在三经街“1分钟”处置圈就发生了一件事,巡逻组长徐伟乔接到属地派出所转来的警情,称附近公园绿地内有一个疑似爆炸物的包裹。情况紧急,特警队员们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先期处置,迅速疏散群众,设置警戒线等。随后,特警支队安检排爆队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涉爆现场处置工作。中队长石坚身着排爆服,以极其谨慎的态度将行李箱转移至安全地带后,小心翼翼地打开行李箱。经检查,行李箱内除衣物外,并无爆炸物。当确认没有危险后,石坚摘下头盔,擦了擦头上的汗水,长舒一口气说道:“没有危险就是最好的情况......”这一事件再次证明了沈阳特警支队在面对突发危险情况时的专业素养和果断处置能力。
沈阳特警支队通过不断加大警力投入,提高巡逻密度和频次,加强定点驻巡等措施,用他们的“1分钟”高效处置,守护着市民们的“每1分钟”安全,为打造平安沈阳、和谐沈阳贡献着重要力量。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表现,不仅让沈阳这座城市更加安全有序,也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了来自公安特警的温暖与守护。(邱琦 付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