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8/28 22:13:24

四川省万源市曾家乡: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促振兴

字体:

近年来,四川省万源市曾家乡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坚持将党建引领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和全过程,通过构建“党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有效实现了信访量与上访率“双下降”,群众满意度与安全感“双提升”的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图片 1.png

织密组织网络,激活治理“神经末梢”。曾家乡着力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排雷”,科学优化设置10个“党建治理微格”,明确村民小组长和网格员作为“民情前哨”的职责,并深化党员联户“责任田”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格情速报、支点精研、党委统筹”的三级快速响应体系,确保了民情信息无延时流转,研判处置有章可循。自微网格运行以来,已累计摸排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22起,占化解总量的八成以上,大量邻里摩擦、家庭琐事在网格内得到即时有效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早预警”的目标,从源头上避免了矛盾升级外溢。

建强先锋队伍,汇聚调解“中坚力量”。为改变过去“单兵作战”的局面,曾家乡广泛汇聚调解“群英”力量。通过精选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调解能力强的党员骨干及村级后备力量,并积极吸纳“五老”人员、乡贤等社会资源,组建了5支“红色调解先锋队”。同时,实施“党员调解能手”培育计划,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队伍政策水平和调解技巧。设立“党员调解示范岗”,推动调解员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田间地头、项目一线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针对复杂疑难和历史遗留问题,推行“一案一专班”模式,精准施策,成功调处此类纠纷25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切实解决了群众一批“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

健全闭环机制,奏响共治“和谐曲”。曾家乡致力于变“碎片化处置”为“系统性治理”,依托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了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该中心有效整合司法、信访等部门力量实行“常驻协同”,建立了“中心统揽、部门联动、限时办结”的高效响应机制。全面推行“首接负责、协同会商、限时办结、跟踪回访”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并对“民声直达”、“书记信箱”、“12345”热线等渠道的办件质量进行精细化管控。持续开展“一条板凳话民情”等系列活动,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使得重复访、越级访数量同比大幅下降50%,系统治理效能日益凸显。

 

【责任编辑 -邓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