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8/18 11:34:57

字里行间 阅见自己——吉林双阳法院举办2025年第五期读书分享会

字体:

8月15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法院“字里行间 阅见自己”2025年第五期读书分享会如约而至。干警们在书香中对话自我、涵养初心,为司法实践注入蓬勃的思想动力。

21.jpg

《我在北京送快递》读书分享

机关党委四级主任科员张子桐分享了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她聚焦书中对平凡岗位的细腻描摹,深刻解读了“坚守”与“责任”的深刻意涵,引发“平凡亦不凡”的强烈共鸣。

感悟摘录:整本书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让我明白:人生的好坏,从不取决于运气,而取决于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感恩一点,就会多一分温暖;成熟一点,就会少一分纠结;内心强大一点,就会多一分底气。胡安焉曾说:“我觉得自己像一颗螺丝钉,紧紧铆在生活这台大机器上 。”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我们都很平凡,力量也很渺小,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就能像在尘埃里种下花朵一样,让生命绽放出独有的光彩 。

 22.jpg

《生死疲劳》读书分享

综合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高源分享了莫言的《生死疲劳》,她以“生死轮回中的时代变迁”为脉络,解读了主人公六世轮回见证乡村半个多世纪发展的故事,剖析作品对人性、命运与时代的深邃洞察。 

感悟摘录:我突然懂了 “生死疲劳” 四个字的真正分量:西门闹六世轮回的怨愤是 “疲劳”,但每次转世都不肯离开西门屯是 “生死不息”;高密东北乡在时代里被反复重塑是 “疲劳”,但泥土里始终长得出庄稼是“生死不息”。就像大头儿抱着带稻壳的泥土,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土地留一块 “记忆自留地”。前一段时间回老家,我发现小学校门口种的大柳树,因为改路,全都被移栽到新址。那一刻突然明白,西门闹转世成大头儿后模糊的记忆,和我对着空荡的树坑发呆,本质是一样的 —— 土地或许会变模样,但它承载的记忆会像树的年轮,悄悄生长。

 23.jpg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分享

执行局五级法官助理李琦与大家分享了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她紧扣“勇敢坚守正义”的核心,剖析了作品中蕴含的平等、善良与责任等价值理念,强调了“在认清世界复杂性后依然坚守正义”的精神力量,鼓励大家在生活中践行同理心与勇气,成为“不伤害他人的善良者”。

感悟摘录:“你们射多少冠蓝鸦都没关系,只要你们能打得着,但要记住一点,杀死一直知更鸟便是犯罪”。这本书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怪人阿瑟”的秘密、杜博斯太太与病痛抗争的勇气、法庭上震撼人心的真相揭露……串起一个个关于偏见、勇敢与善良的思考。

分享结束后的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干警们结合工作经历交流发言,畅谈书中智慧带来的启迪。

 刑事审判庭 郭琳:三位分享者的分享让我打开了三扇截然不同的窗户,让我体验了生命不同的底色与维度。《我在北京送快递》让我看见平凡生活的重量与尊严,看见被忽略的真实;《生死疲劳》让我思索不应忘记土地所承载的是民族的文化血脉和亿万生灵的精神家园;《杀死一只知更鸟》让我坚信勇气的力量与良知的价值,坚信在理解与坚持中守护人性的光辉。

山河人民法庭 徐敬尧:《生死疲劳》以魔幻的笔触写尽了时代变迁中的众生相。莫言先生笔下的轮回与坚守,让我们看到历史洪流里个体的挣扎与成长,也感受到人性中那份跨越时空的韧性。这让我联想到——从过去到现在,我们面对的案件在变、社会在变,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始终没变。就像书中的角色在轮回中坚守本心,我们一代又一代法院人,也在时代的考验中坚守着司法为民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属于法院人的担当!

 立案庭 姚奇:《我在北京送快递》朴实记录触动人心,教会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死疲劳》教会我们如何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世界;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找到了共鸣和慰藉;它让我们在追求理想和幸福的过程中找到了坚持和勇气。《杀死一只知更鸟》则激励我们成为传递希望、守护善良的知更鸟

双阳法院院长卢玉红聚焦“感悟、思考、偏见”三个关键词对本次读书分享会发表了深刻总结,他表示,感悟关乎我们与世界链接的姿态,是积极储蓄乐观与坚韧,还是消极透支抱怨与沮丧,决定了我们能否在困境中换发内在力量;思考决定我们格局视野的深度,要心怀苍生,立足时代洪流,洞察案件背后的人间百态与历史脉络;摒弃偏见是守护司法公正的生命线,要以最大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穿透表象,抵达事实与公正的核心。

书页翻动间,干警们在文字中汲取的力量,正化为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双阳法院将以书香为翼,让阅读成为滋养初心的源泉、砥砺担当的基石,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让每一次法槌起落都闪耀着人文的温度与正义的光芒。

【责任编辑 -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