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近年来,四川公安立足职能定位,持续探索“公安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生态警务机制,构建“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工作格局,勇做守护“蓝天、碧水、净土”的忠诚卫士,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坚实公安力量。
宜宾长江零公里生态警务室民警开展宣传巡护工作
铁腕亮剑:以最严法治守护生态本底
宜宾警方近期破获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案,涉案珍稀鱼类价值达1010余万元,间接损害达5050余万元。这样的“生态保卫战”,在四川从未停歇。2022年,乐山民警蹲守三个月,最终端掉一个非法猎捕、贩卖陆生野生动物的“全链条”团伙,解救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200余只;2023年,部督“4·11”案中——警方横跨川渝鲁三地,一举打掉危害猕猴的犯罪团伙,让“山间精灵”重归自然;2024年,旺苍县一株树龄超500年的古桑树被毁坏,广元警方迅速侦破此案,严厉打击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这些案件的成功侦办,彰显了四川公安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2020年以来,侦办破坏生态资源犯罪案件1.6万余件,移送起诉2.2万余人,战果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眉山生态警员向小朋友介绍萤火虫种类分布和观萤绿道
专项攻坚:以重拳打击绘就生态画卷
四川公安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严打破坏长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2024年4月,宜宾公安机关侦破汇某环保科技公司污染环境案,打掉了一个篡改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超标排放污水的犯罪团伙。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眉山、成都先后侦破多起污染环境案,打掉多个非法倾倒废油渣、活性白土、过期农药、工业污泥等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犯罪团伙。聚焦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与生态环境等行政部门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40余次,2024年以来共侦破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案件56起,以强大合力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稳质增效。
资中县生态警长生态义警开展巡护工作
全民共治:让守护生态成为自觉行动
作为沱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屏障”,内江曾长期受非法捕捞困扰。2025年,资中县组建生态义警队伍,创新推出“积分激励制”,积分可兑换农资补贴,还能关联个人信用评级。四川公安这种将义警激励机制与生态保护机制深度融合的创新,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资中非法捕捞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8%,较2024年下降幅度再提升23.7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达98.3%。同时,四川公安联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出台土地、矿产资源领域行刑衔接办法,与检法机关建立“双挂牌”督办机制,推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措施落地。
绿色转化:让生态红利惠及万家
仲夏的青神县天池村,游客们举着手机记录“竹里流萤”的奇观,生态警长陈盛刚的对讲机里,传来各点位人流监测信息。这些萤火虫,是生态的“晴雨表”,更是乡亲们的“金灯笼”。当地公安将生态警务列为“一把手”工程,划定“一村一警一责任区”,搭建“智慧生态警务平台”,整合天网、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实现竹林保护“无死角”。同时深化“警务+产业”模式,建立游客投诉15分钟响应机制,护航“竹里萤光”生态旅游节。守护换来了发展,天池村获评省级“最美乡村”,乡村旅游收入同比猛增45%,“竹里萤光”节单季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实现“零安全事故”。为进一步护航绿色发展之路,四川公安制定《森警服务绿色发展十条措施》,这些措施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让“守护生态就是守护幸福”的理念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