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8/14 10:50:16

河南汝阳县刘店镇:人大代表“敲门行动”叩开民心门 防返贫监测一线筑牢“连心桥”

字体:

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期,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刘店镇创新工作方法,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覆盖全面的“防返贫监测大走访”活动。与以往不同的是,人大代表成为了此次行动的主力军与“前哨探头”,他们与镇村干部、网格长混合编组,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倾听民意,确保核心指标落实落细,问题隐患早发现、快整改。

一是代表领航,下沉一线“探实情”。刘店镇人大主席团精心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请缨、靠前站位。他们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是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监督落实员和桥梁联络员。政策宣讲“扩音器”:代表们利用自身威望和贴近群众的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走访对象深入宣讲国家巩固脱贫成果的各项政策,特别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内容、标准、程序,消除群众疑虑,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参与度。风险隐患“探测器”:代表们带着深厚的为民情怀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不满足于表面询问,而是通过细致观察、拉家常、算收支账等方式,精准识别可能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例如:家庭成员患大病、突发意外、产业失败、就业不稳、住房出现安全隐患、季节性缺水或水质不稳定等。民情民意“直通车”:走访中,人大代表一方面,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政策直接送到群众心坎上;另一方面,原汁原味地收集群众在住房、医疗、教育、饮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各类风险隐患154个,其中涉及“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方面26个,均已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二是示范引领,协同联动“解难题”。此次“代表+网格”联动的走访模式,人大代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示范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在走访沙坪村时,镇人大代表郭军立在脱贫户李老汉家拉家常时,得知李老汉的儿子在外务工时意外受伤,失去了主要劳动力,治疗费用开销巨大,家中两个上学的孩子学费也成了难题。李老汉担心家庭会因此返贫,又怕给政府添麻烦。郭军立代表立即将这一情况详细记录在《走访排查登记表》上,并现场标注为“高风险户”。当场联系了村网格长和包村干部,共同商议初步帮扶建议。短短几天内,为李老汉家落实了临时救助、协助办理了大病保险报销,并积极对接本地企业,为其儿媳就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郭代表还持续跟踪回访,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对于走访中发现的安全饮水管道老化、个别农户住房轻微裂缝、慢性病用药负担重等具体问题,人大代表不仅记录在案,更积极履行监督职责。他们通过人大渠道,及时向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并跟踪问题整改进度,推动“发现—上报—研判—解决—回访”的闭环管理机制高效运转,确保问题真整改、群众真满意。

三是筑牢根基,长效护航“衔接路”。刘店镇此次以人大代表为先锋的防返贫监测大走访活动,不仅是一次集中排查,更是一次生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它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服务民生、推动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不可替代作用。通过代表们的深度参与,有效提升了监测预警的精准度和帮扶措施的时效性,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兜牢了民生底线。

镇人大主席表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的头等大事。组织人大代表深度参与防返贫监测工作,就是要发挥他们植根人民、代表人民的优势,当好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和发现问题的‘千里眼’‘顺风耳’。我们将认真总结此次‘代表+网格’联动走访的经验,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常态化参与防返贫监测和乡村治理的长效机制,让人大代表的履职身影始终活跃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为刘店镇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人大力量。”(刘炎利)

【责任编辑 -赵小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