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柏树镇枣林村飘起袅袅炊烟。在永朝红薯产业专业合作社的红薯梗加工现场,工人们正麻利地将新鲜红薯梗去叶分拣,经过蒸煮、晾晒等工序,这些原本田间地头的“废弃物”即将漂洋过海,成为韩国市场的紧俏货。
在红薯梗加工现场,工人们将采收的红薯梗放入特制蒸笼,90℃高温蒸汽杀青后,绿油油的茎秆在晾晒场铺成“翡翠地毯”。合作社负责人王永朝算起经济账:“每亩红薯地能采2000斤鲜梗,制成300斤干货,仅此一项增收600元。农户现采现卖每斤0.5元,手脚快的每天能挣100元左右。”
这条“绿金链”可带动周边村镇红薯种植户发展订单采购新鲜红薯梗。村民李大叔边打包边笑:“以前红薯收了,梗就烂在地里,现在光卖梗就顶半亩庄稼收入。”晾晒场上,工人们将晒至八分干的薯梗打包装箱,这批货品即将经郑州发往韩国,成为当地泡菜和药材市场的“香饽饽”。
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年内扩建冷库和深加工车间,让这根“金梗”串起更多增收故事。(王康回 袁会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