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驱车穿行于湖北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一大片紫色花海在马者村沙子坝路旁灿然盛放。草棚凉亭掩映其间,不时传来游客的阵阵笑语。
这片74500平方米的浪漫花田,五年前曾是触目惊心的滑坡现场——连续强降雨引发泥石流,严重威胁下游群众安全,更给土地烙下了深重创伤。
转机始于今年2月。在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下,恩施大峡谷沿线“清洁家园”行动全面铺开。作为该行动中“美环境”、“提升”阶段的关键一环,恩施市林业局锚定系统修复沿线生态总目标,从森林植被恢复费中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绿化提档升级工程,沿路规划14处景观节点,以彩色森林扮靓旅游通道。
如今,经过削坡整形、格构护坡、回填土壤等系统性治理,这片由柳叶马鞭草织就的“东方普罗旺斯”重焕新生:不仅有效锁固水土、消除隐患,更蝶变为集观光摄影、婚庆团建于一体的生态修复治理样板。
路边花海引游客
“现在花海美了,游客愿意停下喝杯茶、带点富硒土特产,生意确实红火不少。”田埂旁摊位老板的感慨,丈量出生态修复治理的深度,更道出了民生幸福的温度。
蜕变不止于此。沿路前行,110千伏变电站上方的5900平方米弃渣回填区同样焕发新彩。昔日裸露着3米土坎的“灰色疮疤”,已化身为高低起伏的生态乐园:丛生朴树与红枫紫薇错落挺立,绣球花与木春菊为变电站护坡系上彩色缎带,生态停车区与特色“草帽”凉亭相映成趣,成为游客露营休憩、乐享自然的新晋打卡点。
据恩施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项目已进入收官阶段,该局与市政园林服务中心、恩施市城市运营有限公司及属地乡镇等多方力量攥指成拳、协同作战,精研全域性布局、精塑主题化节点、精铸复合型廊道,确保沿线资源提质、景观空间塑造、配套设施建设等工程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这条“会呼吸的彩色大道”正实现从单一交通功能向“生态+游憩+美学”功能的复合升级。
路边马鞭草花开正艳
待到初秋时节,沙子坝回头线周边的乌桕和黄栌将率先披上红装;行至深冬之际,大岩阡隧道口的红梅将于傲雪中缀染亮色。而来年春回大地之时,鸭松溪停车区的蔷薇花墙、旗峰坝大桥下的木香花海将次第盛开,演绎新的浪漫。四季更迭,景随时迁,一条“车在画中行”的诗意长廊已然成型。
绿意生金,彩惠万家。农家乐的炊烟掠过马鞭草尖,田埂间的茶香伴着笑语升腾,路景融合的富民效应正浸润乡野。而规划中的大峡谷高速公路,将高效串联彩色节点形成“快进慢游”体系,进一步畅通区域旅游脉络,为这幅生态富民画卷注入新动能。(黄华 梁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