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8/01 10:22:00

湖北省恩施市:以“家玥”星火 点亮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图景

字体:

在湖北省恩施市新塘乡木栗园村,一座由老屋改造的家玥乡村图书馆,正悄然重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生态。这里汇聚全国高校志愿者,年均400余人深入乡村,为留守儿童提供阅读陪伴、课业辅导、艺术美育等模块化服务,年均开展活动80余场,服务超5000人次。其探索形成的“政府引导、高校支撑、社会参与、村民共建”多元协同机制和“固定场所+流动服务”模式,构成了可复制的“家玥模式”。如今,这股创新力量已突破地域限制,以星火燎原之势向恩施市各乡镇延伸,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图片.jpg

孩子们的暑期课堂

家玥实践:多元协同激活乡村文化基因

打造志愿服务力量高效平台。链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资源,吸引启明星支教队等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团,让年均四百余颗年轻的心深入恩施乡野,为乡村送去精心设计的阅读陪伴、课业辅导、艺术熏陶等模块化服务。建立“政府搭台+高校赋能+社会共创+村民共建”多元联动机制,恩施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业务指导,乡镇文化站及村委会负责协调活动场地并全程跟进各方保障;村干部与家长共同维护课堂、课间及学生接送安全,并积极反馈学生学习成效,由此形成“多方协同、服务优化、效能提升”的良性循环。

建立长效志愿服务机制。一方面,积极打造“固定场所”,继续优化家玥图书馆常态化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广泛推进“流动服务”,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暑期公益课堂、文化研学等延伸服务活动,在其他乡镇实现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和可持续开展。此外,实施“专业志愿者+本地文化骨干”的结对帮扶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带来前沿知识和创新理念,本地文化工作者提供乡土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这种双向赋能的志愿服务模式,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确保优质文化资源真正惠及基层群众,切实提升服务实效。

图片 (1).jpg

志愿者组织活动

全域推广:标准经验落地生花

家玥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其可推广的基因。恩施市依托家玥图书馆志愿服务资源平台,细心梳理其志愿者管理、活动策划、资源整合、持续运营的成熟脉络,将其精髓提炼为清晰可行的标准化服务指南。在龙凤镇杉木坝村,这颗种子已悄然绽放。

今年七月,家玥品牌志愿服务队携手中南民族大学,依托当地公共文化空间,成功举办了“七彩暑期”公益辅导班。在镇文化站与村委会的协同护航下,十五名志愿者如春风化雨,为百余名孩子带来涵盖作业辅导、艺术启蒙、趣味探索与安全守护的多元化课程,生动再现家玥图书馆模块化服务内容,其中政府、文化站、村委会形成的三级联动保障,如同坚实的根系,支撑服务之花绚烂开放。

图片 (2).jpg

孩子们合影

织就网络:让文化清泉润泽四方

恩施市以家玥图书馆为起点,探索出一条以多元协同聚力、标准运营筑基、服务融合增效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新路径。如今,这份宝贵的经验正努力向在全市乡镇的公共文化新空间推广复制。龙凤镇的实践,是恩施市织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迈出的第一步。未来,恩施市将以这份精心提炼的标准化经验为蓝图,在其余乡镇,以当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或乡村书屋为新的文化驿站,播撒下更多“家玥”的种子。通过持续吸引高校志愿团队的清泉注入,将这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稳定而持续地输送到更广阔的乡村腹地。家玥点燃的星火,正循着清晰的路径,在恩施的乡镇间次第点亮。谭金桥 谢顺

【责任编辑 -邵俊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