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8/01 09:07:30

湖北来凤:一株“藤”蔓 牵出22亿产业

字体:

图片11.png

游客身着民族服装采摘藤茶

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湖北恩施是一座丰饶的田园。藤茶,是这座园中独特的存在,尤以来凤县分布最广。

勤劳的来凤人民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现了它药食同源的价值,并成功实现了“野转家”。

如今,它的枝蔓爬满了10万余亩农田。

一座座工厂为它拔地而起,一条条山路为它而开,一户户农家因它而富。一株小小的藤本植物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下,葳蕤生长,蔓生出一个22亿余元的大产业。

8月1日,第三届中国藤茶大会在它的家乡来凤县隆重开幕。

一座小城,因为它,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图片3.png

生态藤茶园

出山

提及来凤藤茶,向班贵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20世纪80年代,从部队卫生员退伍后,向班贵回到家乡来凤县大河镇卫生院,成为一名村医。长期行医过程中,他注意到:当地老百姓虽然生活贫困,但长寿者较多,百岁左右的老人比比皆是;山上有一种野生的藤蔓植物,当地人称为“神仙草”,晒干后用来泡水喝,用来治疗眩晕症(高血压)、消炎消肿等效果较好。

一个疑问渐渐在他的脑海中产生:“神仙草”到底含有什么成分?它与当地人的长寿有没有关系?

1996年,向班贵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又东拼西凑借了2万元,一共7万元,带着一把“神仙草”,来到位于南京的中国医科大学,期待解开这个困扰已久的疑问。

几个月后,他接到了南京打来的电话:“所检样品学名显齿蛇葡萄,是一种多年生的藤本植物。二氢杨梅素(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达42%,这种成分有抗菌消炎、调节血压血脂血糖等功效……”权威的检测分析报告,解开了向班贵心底的结,也给他吃下了创业的定心丸。

他从村民手中大量收购“神仙草”,制作成干茶进行销售。但刚开始制作出来的茶药味较重,并不好卖。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茶的口感逐渐得到改良。

2000年,向班贵注册成立恩施州首家藤茶生产企业。

赚取了第一桶金10万元后,新的问题摆在向班贵面前:完全依赖野生的藤茶资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无序采摘更会对原生藤茶资源造成破坏。他开始尝试将野生藤茶植株移栽到田地里,但收效甚微。

向班贵再次走出大山,到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寻求帮助与合作。

经过3年的科学研究和栽培试验,向班贵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们终于取得了“野转家”人工栽培技术的突破。

2003年,“藤茶仿野生栽培与加工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2008年,向班贵参与研究的“藤茶优良品种快速繁育体系”项目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与此同时,来凤县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推动来凤藤茶走出山野,大面积进入老百姓的田间地头。

全县藤茶种植面积从零起步,10余年间,发展到10万余亩,被誉为“中国藤茶之乡”,向班贵也被称为“来凤藤茶第一人”。

图片1.png

藤茶加工

出圈

如果不是因为一次在上海的培训,杨艺琼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跟藤茶扯上关系。

59岁的杨艺琼在回乡开始第二次创业之前,她已是某品牌服饰在重庆的总代理,年收入过百万元。

2016年,她听到一位外地商人在台上大谈特谈藤茶的功效,心想:这东西在我家乡不到处都是吗?培训结束后,她积极引荐这位商人到来凤投资,从此与藤茶结缘。

2017年,由于藤茶种植面积快速扩张,加上消费市场比较小众,造成大量干茶积压。长期从事销售工作的杨艺琼开始利用自己的渠道和客户资源,积极为家乡的藤茶跑市场。

为了解产品的特性,她开始大量阅读有关藤茶的书籍、资料,时间长了,她爱上了藤茶。2018年,她投资300多万元,回乡成立合作社,建起藤茶种植基地和加工厂。

那几年,只要听说哪里有展会,哪怕不吃饭不睡觉,她也要赶去参加。几年坚持下来,销售额达到500余万元。

2020年,疫情来袭,线下销售受阻,她尝试转为线上营销。自诩“藤茶姐姐”的杨艺琼,穿着一身土苗服饰,走进直播间。“哪怕直播间里只有一个人,我也要坚持把2个小时的直播搞完。”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直播间里渐渐有了一些人气。

“以前做线下时,我们的主要目标市场还是江浙等发达地区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客户,做线上时,消费者来自全国各地,是真正的大众消费群体。它让更多人认识了藤茶,了解了藤茶。”杨艺琼说。

如今,“藤茶姐姐”已成为来凤藤茶最具影响力的电商品牌。来凤县顺势成立藤茶电商协会,借助电商的翅膀,来凤藤茶飞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图片2.png

藤茶精深加工产品

出彩

来凤藤茶种植面积扩张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原料,电商助攻打开了市场大门,那么王方兄妹的到来,则为其注入了更多可能。

55岁的王方长期在武汉从事医药行业。2008年,武汉对口帮扶来凤,藤茶产业是帮扶项目之一。“最初响应政府号召,利用公司渠道推销藤茶,没想到4000斤藤茶很快就卖出去了,还有了一批回头客。”王方说,当时来凤藤茶产业刚起步,成长空间大且有招商优惠,2009年她与哥哥王麒成立来凤金祈藤茶生物有限公司(下简称金祈公司)。到2015年,金祈公司已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藤茶企业。

随着规模扩大,王方也看到市场瓶颈。

经历高速粗放增长后,来凤藤茶加工企业同质化竞争日趋加剧,来凤藤茶产业走到了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

王方积极寻求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藤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开发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2020年,在武汉、来凤两地政府的支持下,金祈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年产150吨黄酮、2000万支牙膏、300万瓶消毒液、6000万袋袋泡茶等多条藤茶精深加工生产线。2022年,公司通过技改将黄酮提取率提升至80%。

黄酮提取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来凤藤茶产业从1(单一的冲泡茶)到N(藤茶药品、日化品、食品等系列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以藤茶普叶为例,一斤干茶最高卖40元,从中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每吨价值超过30万元,而且可以做到对一株藤茶吃干榨尽。”王方说。

2025年1月,藤茶被纳入湖北省医保目录,这意味着患者购买藤茶中药饮片可全额医保报销。金祈公司迅速上马了年产3万公斤藤茶中药饮片的生产线。

如今,金祈公司已开发出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消杀产品、生物提取等5大系列70种产品,2024年产值迈过亿元大关。

在金祈公司的带动下,来凤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成立了藤茶发展研究中心、来凤藤茶产业研究院,开发出了藤茶食品、药品、保健品、日化品等7大类238种产品,推动藤茶产业进一步向精深加工领域迈进。

2023年、2024年,来凤县连续举办两届藤茶大会,与来自多个国家的客商现场签约600万美元的外贸订单。

截至去年底,全县藤茶市场主体发展到近200家,综合产值达22.53亿元。(张泉 鲁腾 唐俊 向相辉)

【责任编辑 -邵俊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