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7/23 14:55:52

履职为民显担当 医者仁心映初心——记河南省洛宁县人大代表张伟民先进事迹

字体:

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他身着白褂,是救死扶伤的医者;他肩扛责任,是为民发声的代表;他心怀大爱,是冲锋在前的志愿者——他就是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城关镇第九届人大代表、洛宁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洛宁爱德医院院长张伟民。从医近30年,履职多年来,他始终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为宗旨,将医者的仁心与代表的担当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与使命。

以“医者初心”筑牢民生健康防线

作为一名来自医疗领域的人大代表,张伟民深知“健康是民生之基”。他出身于行医世家,父亲40余年扎根山村、减免贫困患者医药费的事迹,在他心中种下了“常善救人,不忘行医初心”的种子。这份初心,也成为他履职的重要底色。

在西关社区卫生室工作期间,面对3000多名常住人口的医疗需求,他几乎全年无休,半夜出诊、上门治疗是家常便饭。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3年他创办洛宁爱德医院,坚持“公益为先,患者至上”,为农村患者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累计为困难群众减免医药费不计其数。他还带领医护人员走遍社区家家户户,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义诊服务,成为群众眼中“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当好代表,首先要守护好群众的健康。”这是张伟民常说的话。他将临床经验与群众需求结合,多次在代表活动中提出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医生技能等建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其专业能力也得到广泛认可,曾赴越南参加世界名医交流会议,发表多篇优秀论文,获评“河南省优秀乡村医生”“河南诚信百佳名医”等称号,2024年更是荣获“全国中医劳模”,用过硬的专业素养为履职加码。

以“担当精神”勇挑急难险重任务

人大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顶上去”的责任。多年来,张伟民始终冲锋在应急救援、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20年疫情来袭,他主动请战,带着爱德医院医护人员驻守高速洛宁西站卡点40多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风雪中吃住在帐篷里,用体温枪和登记本筑起防线。大年初一,一包泡面就是他的“年夜饭”,寒夜中他写下诗句:“疫情命令责任重,何惧暴雪西北风”,彰显代表担当。更动人的是,他动员妻子、儿子、儿媳全家参战,一家四口分守社区防控、卡点值守等岗位,上演“抗疫夫妻档,上阵父子兵”的佳话,被多家媒体报道。

2021年“7·20”郑州暴雨、2023年京津冀洪灾,作为洛宁洛神救援队法人兼指导员,他两次带领队员奔赴灾区。在郑州,他驾驶冲锋舟在3米深洪水中转移群众1000余人,为30多名伤者提供救治,脚被洪水泡得溃烂仍坚守;在涿州,儿子手术当天,他含泪写下短信:“爸爸选择去救更多人,责任所在”,带领队员运送物资、转移受困群众,获评“抗洪先进个人”。这些危急时刻的逆行,正是他“代表为人民”的生动写照。

以“为民情怀”深耕公益与民生实事

“人大代表要走进群众心里,把他们的难处放在心上。”张伟民始终关注弱势群体,用公益行动温暖民心。

他主动照顾村里多名空巢老人,每年自费带她们旅游,逢年过节送慰问品,成为孝老爱亲的榜样;带领新联会会员单位投身脱贫攻坚,到山区村义诊、送药品,为困难群众谋划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联系慈善基金会为洛宁中小学捐赠2000余套课桌椅,为10个乡镇726户困难家庭送去食用油、棉被等物资,价值超20万元。

在履职中,他更是“群众的传声筒”。通过走访调研,他了解到营商环境对群众生活的影响,2024年被聘任为洛宁县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后,积极收集商户和群众意见,推动解决办事流程繁琐等问题。他常说:“群众的小事,就是代表的大事。”无论是帮助村民协调医保报销,还是反映乡村道路维修建议,他都一一跟进,确保“事事有回音”。

从诊室到灾区,从代表联络站到群众家中,张伟民始终以医者的仁心温暖民心,以代表的担当践行使命。他的事迹,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为民服务”的道路,也诠释了新时代人大代表“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正如他所说:“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会一直走下去。”(高朝辉)

【责任编辑 -赵小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