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陈吴乡的溪流边多了些熟悉的身影——佩戴着“执勤”袖章的人大代表正沿着河岸仔细排查隐患。这里河网密布,金山庙村等区域的溪水支流夏季常吸引村民乘凉游玩,防溺水工作始终是乡党委政府和人大关注的“心头事”。自7月初组建“机关干部+人大代表+基层干部+志愿者”联防联控队伍以来,各级人大代表扎根一线、主动作为,用脚步丈量安全防线,以监督拧紧责任链条,为群众生命安全筑牢“防护盾”。
每日两巡不松懈 隐患排查在一线
“小朋友,水边危险,快到岸上来,我给你爸妈打个电话来接你。”7月20日午后,乡人大代表在金山庙村溪流边巡查时,发现几名孩童在浅水区嬉戏,立即上前劝返并联系家长。这样的场景,在陈吴乡的重点水域每天都在上演。
针对辖区内河流、溪流等重点区域,联防联控队伍实行“每日两巡、汛期加密”机制。人大代表们带着笔记本,沿着河岸逐一排查,记录下水域边缘泥泞易滑的路段、被杂草遮挡视线的盲区,对钓鱼爱好者耐心讲解离岸垂钓的风险,对靠近水边的群众及时提醒远离。截至目前,代表们已劝返危险区域群众30余人次,排查并记录安全隐患12处,让“危险水域”始终有人看、有人管。
监督闭环求实效 问题整改不拖延
“防溺水不是走过场,必须把每个隐患都堵死。”乡人大主席邢国锋表示,代表们将监督贯穿工作全过程,建立起“排查—整改—回头看”的闭环机制。每月,乡人大都会带队开展专项督查,对照代表巡查记录的问题台账逐项核查。
此前督查中,发现有2处警示牌因日晒雨淋字迹模糊,1处新增水域未设置安全警示语。乡人大当即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要求3日内完成整改,并由对应片区的人大代表跟踪验收。如今,崭新的警示牌已竖立在水域旁,醒目的警示语时刻提醒着过往群众。这种“发现问题—推动解决—确保到位”的监督模式,让防溺水工作落地见效。
履职延伸暖民心 临时担当获点赞
代表们在巡查中,还主动“加码”服务。近期,部分水域周边路段因矿山车辆与自驾游车辆交汇,时常出现交通堵塞。人大代表们见状,当即化身临时“交通管理员”,在现场指挥车辆有序通行,避免了剐蹭事故发生。“没想到代表不光管防溺水,还帮我们疏通道路,真是贴心!”过往司机纷纷点赞。
据了解,下一步陈吴乡人大将持续加密巡查频次,推动在重点水域增设救生设施,同时联合学校、家庭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让“安全弦”越绷越紧,用代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切实守护好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高朝辉 邢国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