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7月9日,湖北省恩施州教育大会举行。会上,州委书记胡超文与州委副书记、州长夏锡璠发表讲话,既晒出了亮眼成绩单,更锚定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恩施坐标,彰显了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定力。
教育强则州强,成绩是最有力的注脚。恩施教育交出的“答卷”振奋人心:4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表彰,义务教育教联体覆盖率超95%,创建7个省级示范性教联体;获评253节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获奖率位居全省第二;义务教育教联体覆盖率超95%,成功创建7个省级示范性教联体;获评253节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且获奖率全省第二,培育39个州级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教育经费保障坚实,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比达75.8%,4.27万个新增学位、4409间“冬暖夏凉”教室让教育温度可感可知,2.2万名中小学生实现“趴睡”变“躺睡”。这些成绩印证了“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的深刻内涵,更凸显了党委政府“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清醒认知。
全州高中生篮球比赛
站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潮头,恩施使命在肩。教育强国建设是民族复兴的先导任务,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定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湖北建设“六强”教育强省的蓝图,为恩施指明了路径。既要看到国际航班带来的对外交流优势,更要直面城区学位紧张与农村资源薄弱的矛盾,以“闯”的精神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在关键处发力。立德树人是根本,要像呵护幼苗般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课堂内外,让“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青春底色。资源优化是关键,既要通过教联体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课程;也要推进职普融通,改变职业教育“洼地”现状,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教师队伍是基石,既要提升学历水平、专业素养,更要涵养师德师风,让“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蔚然成风。安全底线是前提,从公益性游泳场所建设到心理健康干预,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校园安全网。
老师与孩子们阅读爱国主义教材
教育的长河奔涌向前,每一代人都有其使命。从恢复高考时“出一个清北生难”到如今“一年有望40人”,恩施教育的跨越,正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生动缩影。锚定2035年教育强国目标,以“兴贤育才”为己任,恩施定能以教育之强夯实发展之基,为湖北建设教育强省、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邵清鹏 易继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