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今年以来,甘肃省嘉峪关市聚焦高校毕业生重点群体,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打好政策组合拳,聚焦政策赋能、服务提质、渠道拓宽三大方向,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嘉”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政策直达一线,精准滴灌就业土壤
高校毕业生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为应对就业总量压力和复杂严峻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广大青年充分就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支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制定并实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措施,不断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机制、联动机制、保障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丰富就业政策“工具箱”,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过程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强化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对党中央、国务院和人社部关于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困难群体帮扶等就业支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从稳岗就业到服务保障,从技能提升到人才培养,从拓宽就业渠道到支持各类主体减负增效,一项项政策措施“润物无声”,精准直达一线。今年以来,通过“直补快办”“免申即享”等方式发放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217.72万元,惠及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5622人。为2025届329名学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32.9万元,有效稳定青年就业水平。
二、岗位多元开发,助力青年“就”在“嘉”门口
坚持把稳就业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稳预期的重要基础,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紧扣扩岗增量,精准施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在“嘉”就好业。政校企合作拓岗。举办嘉酒地区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来自陕、甘、宁、青及长三角区域等86家优质企业招聘代表齐聚一堂,提供涵盖信息技术、机电、文化旅游、物流等多个领域3283个岗位,吸引5300余名学生投递简历6800余份。集中招聘引才。紧盯嘉峪关市产业类型和中小微企业用工需求挖潜扩容,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等一系列重点群体就业促进行动,创新推出“夜市招聘”“社区招聘”等特色招聘活动,今年以来,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0场,进场招聘企业705家次,提供岗位1440个次,上岗1233人。政策性岗位扩容。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优化招聘引才流程,加快事业单位招聘进度安排,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紧紧围绕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高质量推进2025年“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大范围征集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岗位,实施“三支一扶”项目工作,有序引导有为青年“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今年以来,全市公开招聘引才50人,共征集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岗位366个,向上争取“三支一扶”项目指标9个,计划招聘154名招聘编制外聘用制教师,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求职信心。
三、服务便捷高效,让“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招聘不断档,服务不打烊。实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强化“1131”实名制精准就业服务,推行全链条就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转递、求职登记、技能提升、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全流程就业服务。就业服务“打包办”。依托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登记报到工作,建立实名制管理台账,简化不必要的工作环节,采取告知承诺制加速申报和审核,为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推荐、信息查询等“一站式”服务,提高业务办理便捷程度。政策宣传“零距离”。在官网、订阅号推送稳定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政策,梳理并发布政策清单,公开相关政策办理科室及联系电话,在政务大厅设置政策宣传岗,依托招聘会、援企稳岗等线下活动,组织人社专员进社区、下乡村,发放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宣传资料,为毕业生提供合同签订、社保缴纳、补贴申报等就业“小课堂”,全方位推行岗位推送、政策宣讲、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为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赋能。就业帮扶“有温度”。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档”,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优先提供就业指导、岗位信息、培训见习机会。同时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薪酬待遇、职称评定、档案管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等实际问题,消除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后顾之忧。(杨雯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