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7/03 16:02:51

河南嵩县:“艺启夜校”点亮城市文化星空 打造文明实践“夜间模式”

字体:

7月2日晚,河南洛阳嵩县喷泉广场华灯璀璨,人潮涌动,由嵩县“湖城追光·艺启夜校”精心策划的教学成果展演在此盛大举行。舞台上,德亭中心校腰鼓队以激昂的《鼓舞飞扬》拉开序幕,汉服妆造学员在《锦绣嵩州》中再现“洛神”风华,非遗剪纸作品在光影中流转生辉……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表演,为这座湖滨小城的市民们送上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需求导向,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充电站”

“夜校时间点特别好,以前下班总是看手机、做家务,想报名瑜伽课程但时间跟工作总是有冲突。”在嵩县某企业工作的李静报名了瑜伽班,“现在下了班就可以直接上课,不仅让我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充电时间,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针对“上班族”的时间痛点,夜校课程主要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7点至9点及周末。

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夜校坚持“群众点单”,通过线上问卷广纳民意,聚焦艺术修养提升、人文素养培育、实用技能传授,精准开设摄影剪辑、八段锦、戏曲书画、中医康养等8大类课程。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湖城追光·艺启夜校”迅速成为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闪亮名片,截至6月底,夜校已开课138期,吸引5687名市民走进课堂,让“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嵩县夜生活新风尚。

机制创新,探索文明实践“夜间模式”

义诊台前,刚参加完中医康养课程的社区医生正为居民把脉;书画展区,退休职工老赵的山水画引来众人驻足;营养餐品尝区飘来阵阵香气,这是美食班学员的课后作业……

“湖城追光·艺启夜校”学习平台秉持“公益引领、多元反哺”理念,通过“三联动”机制整合优质资源,联动文化馆、行业协会、专业教学机构,引入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精选25名来自摄影、书画、音乐等领域的教师,打造“低门槛+高品质”服务模式,实现从课程设计到运营服务的全链条公益化,切实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扩大“湖城追光·艺启夜校”品牌影响力。嵩县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线上借助官方媒体、行业媒体及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图文海报等形式展现夜校活力,累计发布内容40余条,点击率10万+;线下结合文明实践、“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公园开展宣传,现场提供咨询报名服务。

融合赋能,催化“流量”变“增量”

“夜校学的东西,马上就能用到服务群众上,特别有成就感。”城关镇干部李萌利用在夜校学到的短视频剪辑技能,制作了通俗易懂的医保政策解读视频,在社区微信群广泛传播。夜校作为干部队伍再造的重要平台,开设摄影、短视频剪辑、Deepseek应用等提升专题课程,打造基层治理“新媒体矩阵”,让年轻干部运用新媒体成为政策传播的“扩音器”、群众服务的“连心桥”,目前已有56名青年基层干部参与其中。

坚持多点融合,推动“夜校流量”变“城市增量”。嵩县以“湖城茂”商业综合体为核心,创新打造“夜校+消费+城市提质”融合发展模式。联合摄影工作室、环湖网红打卡点等推出“非遗培训”“陆浑鱼宴”等主题活动,带动周边餐饮、文创消费增长30%;与人社局合作开设汉服妆造、无人机操作等实用课程,实现培训就业转化率45%;将剪纸、泥塑、嵩瓷等非遗课程与商业空间有机融合,实现文商旅协同发展。

“夜校不是昙花一现的潮流,而要成为湖城的文化地标,接下来我们将以‘公益性+有偿性+第三方运营’为思路,强化市场运营思维,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县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未来,嵩县将持续擦亮“湖城追光·艺启夜校”品牌,通过“文化+”,开设更多夜校课程,让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有“延时”服务,更让文明实践阵地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新空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嵩县注入更强劲的文化动力。(赵明辰 王艺茜)

【责任编辑 -赵小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