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社区居民的防诈骗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近日,中华志愿者协会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老年维权志愿使者、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党委委员、高级权益合伙人刘志民律师,受邀前往北京市通州区含章园第四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堂精彩的“防范诈骗,守护平安——社区公益普法在行动”主题普法讲座。
讲座中,刘志民律师结合精心准备的PPT,以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详细剖析了当下常见的诈骗类型。从刷单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等传统诈骗手段,到养老保健品诈骗、新型网络诈骗、AI诈骗等新兴诈骗形式,律师一一拆解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话术特点
在问答互动环节,居民们积极参与,纷纷提出生活中遇到的疑似诈骗情况及相关法律问题。“接到自称是公安局的电话,说我涉嫌洗钱,该怎么办?”“网上投资平台承诺高收益,能相信吗?”面对居民的疑问,刘志民律师耐心解答,不仅给出了针对性的应对建议,还进一步强调了防范诈骗的实用技巧: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向陌生人转账等。
此外,刘志民律师还详细介绍了遭遇诈骗后的应对措施,包括立即停止操作、保留证据、及时报警及联系银行冻结账户等,为居民们提供了清晰的维权思路。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解读,明确了诈骗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受害者的维权途径,让居民们在增强防范意识的同时,也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活动结束后,不少居民表示此次讲座干货满满:“刘律师讲的案例都是我们身边可能遇到的,听完之后心里有底了,知道怎么防骗了。”“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社区以后多举办。”居民们的认可为社区后续开展类似普法活动提供了动力。社区方面也表示今后将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守护居民的平安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