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5/22 14:47:00

织密安全网 创新治理路——绵阳游仙区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游仙样板”

字体: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通过“风险联控、矛盾联调、部门联动”机制,成功化解一起涉及47名农民工的81万余元欠薪纠纷。这起案件的高效处置,不仅让农民工在年前拿到血汗钱,更彰显了游仙区以法治思维破解社会矛盾、以协同治理护航民生福祉的实践智慧。

近年来,该区以智慧化手段赋能平安建设,以创新机制破解治理难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平安答卷”:可防性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6.8%,刑事案件实现四年连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多项首创经验获全省推广。

夜幕下的游仙街头,5.6万路“电子眼”24小时值守,与5000余套智能装备构建起“天罗地网”。3236名佩戴“红袖标”的巡防队员穿梭在大街小巷,形成“空中有眼、地面有防”的立体防控体系。全省首个铁路智能防控体系让“视频站岗、鼠标巡逻”成为现实,首创的“双段长+”路地协作机制被写入省级法规,为铁路安全治理提供“游仙方案”。

面对沉积多年的31件信访积案和42件“钉子案”,游仙区创新“三个一”工作法——一案一专班、一策一攻坚、一包一到底,实现积案清零销号,打造出全国推广的“防新化积”治理样板。在涉及国防科研安全的特殊领域,该区建成全国首个县级“国家重大战略安全联动中心”,首创“蓝盾”智慧系统实现查打防一体化联动,为科研重地筑起“智慧盾牌”。

在游仙区社会治理综合体,“智慧涪江”平台实时抓取民生诉求,“随手调”小程序让群众指尖解纷,“吴家吾治”“铁炉一核三治”模式融合传统与现代。升级后的矛盾纠纷信息化平台新增案件补贴评审和红色预警模块,今年已高效转办1452件纠纷。全省推广的“4567网约车调解法”,让移动的出租车成为流动调解室;扎根社区的“潘妈帮您忙”“寇妈说事”等名人调解室,用乡音乡情化解千千结,成为基层治理的“金名片”。

从区级联动中心到村社办站室,游仙构筑起201个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节点,创新“六必查”机制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通过“护城河”工程与科研院所签订三方共建协议,形成“院地联动、全民参与”的大安全格局。在“一镇一品”工程推动下,富乐街道的“智慧治理”、魏城镇的“铁炉模式”等特色品牌竞相绽放,绘就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图景。

“让科技更有温度,让治理更接地气。”游仙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数字+治理”融合创新,推动社会治理从“单兵突进”向“体系作战”升级,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可复制的“游仙经验”。(高雅)  


【责任编辑 -邓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