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做好小区依法治理示范试点工作,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坚持把小区依法治理作为基层依法治理重点工作来抓,精心谋划,务实举措全面提升小区治理之美,让小区在“精细化治理”中更显精致,让群众在“人性化治理”中更享幸福。
图为:鑫鸿公馆小区党组织、业委会阵地“二合一”
一、建强组织体系,从联建共建上抓深保障。一是党建引领有方向。实施居民小区引物业和物业企业建组织“双推进”行动,积极发挥物业行业综合党委“龙头”作用,指导成立物业企业联合党支部1个,物业小区党支部21个,推动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物业企业党组织成员“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实现物业管理在党建引领下多方联动协调运行。二是自治融合有路径。小区党组织以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工作思路,走好“挖掘楼栋热心人+成立自治组织+打造自治小区”三步棋,全区共38个封闭小区全部成立了自治组织,其中:业委会18个,物管委15个,自管委5个,组建率全市排名第一。建立小区问题“回收站”,创新“四个一”运行机制,通过一个微信群、一张值班表、一张清单表、一次月例会,确保小区内问题从排查、沟通、解决、反馈形成闭环,呈现自治自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三是协同联动有担当。强化组织、民政等部门协同联动职责,联合14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采用“季度联查+不定期抽样”工作模式,联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职能部门力量,对发现问题分类交办职能部门,或由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后由主办单位认领问题并及时督促企业整改,街道社区管物业“有责无权”、部门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
图为:改造后的大佛寺街道清江山水小区
二、加强城市治理,从提升品质上抓实举措。一是整治难题有成效。为打通房地产办证难的“中梗阻”,多次召开专题会,成立督导组,解决房地产办证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增设专窗、配备专人,加速解决房地产办证难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颐园锦绣地标、富新花园、蒋家院子等15个项目的不动产首次登记,完成分户转移登记3500余户。二是提档升级有目标。开展城镇排水管网排查,实现全区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覆盖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BOD进水浓度平均达到85毫克/升,超目标任务10毫克/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到达48.5%,超目标任务5%。三是提升品质有速度。为持续有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建立改造项目储备库,出台《广安市前锋区住建局“十四五”期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计划5年内完成辖区4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同时对老旧小区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打通16个零散老旧小区实现连片管理,涉及居民2100余户、住宅楼房105栋。真正做到在改造中将老旧小区的居住品质提升上来,帮助老旧小区居民“改”出新生活、“造”就新活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民生工程的温度、速度和力度。
图为:“红色物业”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
三、加大矛盾整治,从提升实效上下足功夫。一是红色引领聚民心。引进鑫鸿物业等7家“红色物业”入驻社区,联合社区居委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标兵”等活动,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00余条,促进社区群众友善相处。倡导物业机构和小区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亮牌”上岗,设立党员志愿服务日,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治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80余件。二是通力协作纾民困。针对管理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等治理漏洞,建立物业、居委管理协调共商机制,实现物业管理有效融入小区治理。创建“热心驿站”“热心邻里”等平台,推行“社区下单、物业接单”模式,面对群众反馈问题,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线上及时通报处理情况,城区9个社区已全部成立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前后解决老旧小区电线乱搭、停车困难等问题100余件。三是问题纠治促和谐。印发《居民小区物业矛盾纠纷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开展物业矛盾专项整治,制定“一小区一策”整治方案,将学府中央、幸福花园等小区纳入重点整治,建立领导“包保”制度,明确分管区级领导挂联、住建部门具体负责,针对发现物业乱收费、基础设施损坏、违规搭建等问题,住建部门召集有关单位进行会商,以“清单+销号”督促整改问题137个,小区依法治理成效初显。(龙国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