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在湖北省利川市烟区的田间地头,机声轰鸣,烟农们在烟田忙碌地施肥、起垄、覆膜为即将到来的烟叶移栽做好充分准备。“这几年我都是用‘农家肥’种烟,烟叶不仅色泽亮、油份足,而且品质好,单产收入高。”近日,文斗镇金龙村种养大户何斌一边将发酵的牛粪均匀铺撒在地里一边指着烟田说道。
何斌正在起垄
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去,一行行笔直的烟窝延伸在宽阔的烟田里,黑黝黝的“农家肥”点缀在田地里格外抢眼,起垄机来回起垄将“农家肥”覆盖地里,留下一行行饱满的垄体。
何斌是一名“95后”返乡青年,2017年从沿海务工回到家乡开始从事养殖肉牛、种植烟叶等产业发展。当看到家乡秸秆焚烧、畜禽粪污处理难等问题,他萌生了“种养结合、变废为宝”的想法。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学习,他逐步建立起“秸秆转化饲料—饲料供给养牛—牛粪发酵还田—底肥种植烤烟”的生态循环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的绿色高效循环产业发展致富路。
烟农在施用农家肥
今年,何斌养了35头牛,种植40亩烤烟和10亩玉米,所有烟田均施用发酵后的牛粪。“以前种烟全靠化肥,土壤板结严重,病虫害也多。牛粪经过堆沤发酵,肥效温和持久,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他算了一笔账,采用农家肥种烟,减少30%的商品肥用量,降低了种烟成本,烟叶收入提升10%。
“烟田使用农家肥种植烤烟,肥力强,肥效长,牛粪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活性,保水保肥,提高烟叶质量和产量,有着化学肥料不可替代的作用。”文斗烟站技术员朱永才介绍道。
施用农家肥
据了解,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大力推广畜粪发酵还田、绿肥作物种植、种养循环等新技术,组织烟草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推广施用有机肥、农家肥,并指导烟农科学配比、精准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力争走出一条绿色有机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以绿为底,为绿而为。如今,“绿色低碳”已成烟区产业发展共识,倡导了施用农家肥促进净化环境、保育土壤、提升肥力、增加收入的农业种植新风尚,“绿色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利川这片广袤的大地悄然兴起,“绿色春耕”已成为广大烟农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杨秀明 张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