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4 10/24 09:20:17

湖北省恩施市官坡:老街“新景” 城市“烟火”

字体:

充满年代感的老旧小区旁,新潮咖啡店、民宿林立;夜幕下,桔园街夜宵店灯火通明,食客如潮……杨柳垂丝、银杏叶黄、桂花飘香,时下的恩施老城官坡,是举目皆风景,一路生“繁花”。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官坡社区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城市骨架的拉伸,这里街市一度从繁华变得“冷落”。

近年来,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协同参与、共同缔造”理念,与恩施州委办、市委办公室等包保单位紧密配合,用好城市更新这把“刷子”,用基层治理之笔,共绘漂亮“面子”和厚实“里子”,助老街区燃起城市“新烟火”。

“荒废地”长出“靓公园”

“小区这几年大变样,业主下楼就能逛公园嘞!”一边熟练操作道闸,一边介绍小区情况,恩施州烟草小区保安大叔许建华话里透着自豪。

如何将老小区建得整洁又宜居?在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之前,社区就多次上门,广泛征求业主意见。

拆围墙?挖空地?起初,小区业主纷纷泼冷水,临街围墙拆了,安全能否保障,荒废空地建公园,后期谁来维护……一连串质疑声,接踵而来。

在恩施州委办和恩施市委办等包保单位配合下,社区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收集呼声,解惑答疑,并开展“设计师进小区”活动,精准对接需求,让改造方案更人性化。

2023年3月,恩施州烟草小区改造启动。经过改造,老旧小区内外联通,出行便利,而且原本荒废的空地“长”出一个“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命名为“凌霄公园”,园内绿草如茵,设备齐全,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新坐标”。

1.png

恩施州烟草小区“口袋公园”绿意盎然

“小区再无垃圾山,楼梯换上新衣裳,车辆停靠有规范,草坪桂花来作伴……”五年级学生罗姝雯感叹家园变化大,特地给社区写来感谢信。

老旧小区迎来“逆生长”,并不止是烟草小区。官坡社区辖区有66个小区,64个是老旧小区。社区抓住城市更新契机,拆除“两违”建筑,更新陈旧设施,为居民打造干净又温馨的家。今年年底,州电信宿舍等4个小区完成改造,标志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成。

小区不仅要建得美,更要管得好。随着时间推移,与小区“变老”往往伴生着物业无人管或不规范等“顽疾”。为此,社区推行“四色”管理模式,将66个小区根据管理状态划分为红色、蓝色、黄色和绿色四类,分类指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调动居民积极性,参与小区管理,让小区从“弃管”变“齐管”。

业主委员会“穿针引线”,广大居民争当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者。州工商局宿舍业主廖远森主动担任楼栋长,制定规章制度,让无物业的小区变规范;原恩施创元公司宿舍黄安新主动拆除违建,用实际行动支持小区改造。

“旧瓦房”巧改“咖啡馆”

每日午后,云木咖啡馆里渐渐忙碌起来,不少年轻人进店消费,围坐闲聊,拍照打卡,好不惬意。

咖啡馆位于一楼,前身是一家经营多年的五金店。原来的五金店是一间瓦房,门头陈旧,墙体斑驳。年轻人闫皓楠就地取材,将老旧瓦房改头换面成时尚咖啡馆。

今年以来,落户官坡社区的有两家特色咖啡馆、两家精致私厨以及五家风格各异的新民宿,这些新业态的进驻,不仅丰富了社区的商业业态,也为老商圈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曾几何时,官坡是城区的商业中心,商贾林立,人气旺盛。随着城市发展,城区商圈越来越多,官坡逐渐“门前冷落”。如何让老商圈迸发新活力?官坡社区党委一直不遗余力寻找“药方”。

社区党委书记胡丹介绍,2022年起就着力打造桔园美食街区域品牌,推动清江东路、桔园片区夜经济、商贸经济等,优化“空间+营商”双环境,塑造业态多元、要素集聚的活力街区。

2.png

桔园美食街改造前后对比

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奔走,舞阳坝街道、商户和州国投公司等通力配合,桔园街商铺门头改造工程很快实施。

随着改造的完成,桔园街焕然一新,形成“一铺一景”、“一店一味”的风格。铁板烧、轮滑店、书店等一应俱全,市民和游客纷纷来休闲消费,人间烟火气十足。

城市管理,不仅要有形,更要有行。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沟通与协作,社区党委引导成立桔园美食街商户联盟,创新推出“逢四说事”制度,即每个月4日定期组织会议,商讨街区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等事务。

今年8月,桔园街一老旧小区化粪池堵塞,严重影响街区环境和商户经营。此时,商户联盟会长唐启县迅速召集商铺代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并以集资方式化解难题。

商户联盟定期收集商户意见建议,分类解决,对涉及需政府部门协调的问题,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衔接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为解决商户反映停车难问题,社区利用以拆违拆围、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增加车位供给,联合交警等部门,将清江桥至州文化宫广场段人行道改建为“潮汐”车位。如今,清江东路、桔园片区共有约1400车位。

“生活圈”解锁“幸福圈”

“童心辉映夕阳红”志愿服务、“皓月迎佳节”中秋活动、“红心向党、手工童行”亲子活动……一个月以来,恩施市小棉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张晶的日程满满。

该服务中心就位于官坡社区,是一家从事社区养老托幼、以留守妇女儿童等为对象的服务机构,社区居委会主任唐乙尹任法人代表。

工作使人成长,更收获感动。张晶介绍,在服务过程中留下许多感人的瞬间。

3.png

“小棉袄”社工开展孝老敬亲活动

小圆长期跟外婆生活,性格内向,社工们不仅为她提供学业辅导,还带她参加社区各种志愿活动,帮她重塑信心,勇敢面对生活。今年9月,小圆考上了重庆一所高校。

60岁的老田是名五保户,社工经常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收拾屋子,还带老人参加包饺子等手工活动。每次见面,老田都十分亲热,嘘寒问暖。

社区治理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借“八方之力”。官坡社区围绕完整社区建设,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将社会组织作为街社力量的有效补充,针对片区一老一小多的特点,引入“小棉袄”社工,开展日常探访、心理慰藉、物资帮扶等服务,累计服务时长900余小时,覆盖300余人次。

针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多的实际,社区一体推进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和“幸福食堂”建设,引入第三方公司运营,分区域打造以公益为主、市场运营为辅的“食堂+”服务业态和老老互助为主,志愿服务为辅的“养老+”服务业态,整体构建具备助餐、医养、阅读、书法、文娱等功能的养老综合服务场所。

社区党委书记胡丹介绍,下一步,以工人文化宫广场为锚点,汇集书邻小境、篮球馆、羽毛球馆、环形跑道,连接清江带状公园、凌霄公园、风陵渡,让社区居民不仅住得舒适,还要舒心,让功能齐全的“生活圈”不断提升为居民的“幸福圈”。(张宝训 李佳)

【责任编辑 -邵俊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