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特色产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陕西延安市宜川县紧紧围绕香菇产业,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通过打造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食用菌集成生产基地,打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有效弥补川道地区发展短板,为群众持续增收筑牢根基。
近日,来到宜川县丹州街道程洛村香菇种植基地,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食用菌大棚内,农户们正忙着将香菇菌棒卸车上架,拉开了春日生产的大幕。程洛村香菇种植大户靳世荣一边指挥着卸棒,一边介绍道:“今天拉的是今年第一车菌棒,有一万四五千棒,得二十多天才能够把棚上完。”
程洛香菇种植基地坐落于宜川县丹州街道程洛村,占地51亩,现已建成78座菌棚,并配套了引水喷淋、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该基地吸引了包括靳世荣在内的8户香菇种植户入驻。 2024 年,依据《宜川县进一步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程洛村采取“政府奖补一部分,村集体出资一部分,资产收益归集体”的模式,走出一条“支部联合、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路子。靳世荣兴奋地说:“去年种了30多棚香菇,收入30多万元,今年我又增加了10个棚,预计收入能达到40万元左右。”
在英旺乡武家崖村的田园英旺香菇产业基地,“村企联建、合作经营、按棒分红”的运营模式成效显著。基地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每棒向村集体分红0.6元,每个大棚分红约7200元,年均分红可达15万元。宜川县英旺乡武家崖村村民马有兴笑着说:“去年在这儿干了一年,一天能挣140元,离家近,还能学到不少技术。”田园英旺香菇产业基地项目经理赵红军介绍:“我们基地共有20个大棚,雇佣的都是当地村民,能提供50个就业岗位。我们为农户提供菌棒、技术培训,种出的香菇由我们负责外销。”
据了解,2024年,宜川县食用菌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县累计发展食用菌大棚700多座,实现产值7892万元,出口菌棒5万棒,外销菌种30万斤。目前,宜川县已探索出一套适合陕北地区的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与示范推广模式,生产的香菇畅销河南、河北、山西、西安等地。同时,宜川县已实施食用菌及其冷藏库等配套设施项目10个,全产业链产值达1.8亿元。
宜川县农业农村局食用菌专班负责人张广武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在保障县内菌棒生产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全国菌种市场,拓展增收渠道,持续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延安香菇的外贸出口量,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宜川县凭借对香菇产业的精心谋划与创新实践,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乐章,香菇产业正成为引领宜川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 宋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