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3/24 15:33:21

海瑞铁面无私审理徐阶圈地案

字体:

应天十府

海瑞出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字汝贤,海南琼山人,他不仅是明朝少有的清官,更是最具风骨的诤臣。当时的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以醮祀青词、修炼成仙为己任。

海瑞时任户部主事,他实在看不下去了,提笔写了一篇《治安疏》:“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长生也……左右奸人逆陛下玄修妄念……陛下玄修多年矣,一无所得。”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陛下的失误太多,最大的毛病在于修仙,修仙真的能长生吗?陛下修仙多年,可是一无所得,以至于奸党丛生,可以断言,修仙是无用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海瑞携带着棺材,抱着必死的决心,将《治安疏》呈给了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看罢奏折大怒,立刻欲降旨将海瑞赐死,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爱惜海瑞的忠心和勇气,为了保其一命,出班启奏道:“圣上,海瑞直言谏君是假,而沽名钓誉才是真,一旦赐死他,岂不正中他的计策。”

嘉靖皇帝知道海瑞不怕死,但海瑞想做忠臣比干,而嘉靖皇帝却不想当商纣王,只得一咬牙,命令锦衣卫将其下了诏狱。

几个月后,嘉靖皇帝寿终正寝,当时诏狱的提牢主事,觉得海瑞必将受到重用,他就准备好了酒菜,到囚室与海瑞共饮,海瑞误以为这是断头酒,他便开始尽情享受这人世间最后的一餐,提牢主事揭开谜底道:“皇帝已经驾崩,海大人很快要出狱,将来必受重用。”海瑞惊讶地问道:“这是真的吗?”当提牢主事给他肯定的回答后,海瑞当即号啕大哭,从夜里一直哭到了天亮,那悲痛的声音,让人闻之心碎。

嘉靖皇帝是一个昏君,他将海瑞关进了暗无天日的诏狱,按照道理,海瑞应该恨死了嘉靖皇帝,可是海瑞心中只有国家,他不怨恨天子,他是在为这多灾多难的国家而哭。

隆庆三年(1569年)六月,海瑞出狱,可是徐阶已经致仕回家,他被当朝首辅高拱调任为右佥都御史,负责巡抚应天、苏州、常州、松江、镇江、徽州、太平、宁国、安庆和池州,这十个地方号称应天十府,是明朝最大的“税仓”,一旦赋税出了问题,大明朝廷就将彻底“揭不开锅”了。

海瑞来到了应天十府,当地的官吏都知道“海青天”的威名,不少卖官鬻爵、贪墨劣迹的官员,觉得末日来临,大多挂印离职而去;而那些无法搬家的缙绅豪强,为了暂避风头,竟将朱门漆成了黑色;甚至连监江南织造的宦官,平日里作威作福,现在出门都不敢坐八抬大轿了。

面对贪官污吏都在挖空心思,想逃过这次声势浩大的巡察期,海瑞贴出了一张告示:凡有冤屈者,都可以来巡抚衙门告状。

海瑞审理徐阶案2_副本.jpg

海瑞铁面无私审理徐阶圈地案

徐阶父子

十多天,海瑞竟然接到了上千张状纸,海瑞每日审案,他发现百姓们递上来的状纸,竟有一多半都是在告徐阶父子。

徐阶在朝为官时,海瑞对其的评价是:“有功有过,功大于过。”为何应天十府的百姓,一起对徐阶父子“开炮”?难道是名高引谤,树大招风?还是刁民生事,诬陷老臣?海瑞经过调查才知道,徐阶父子的名下竟有二十四万亩土地,在《世宗实录》中记载,严嵩被籍没家产时,其名下的田地仅为二万七千三百余亩。

徐阶父子名下的土地,竟然是朝廷大奸臣严嵩的八九倍,海瑞不由得怒火中烧,一拍桌子,吼道:“退田,一定要让徐阶父子退田。”

徐阶父子名下为何有如此多的土地?这需要从明朝一个让人诟病的制度说起。明朝的官员福利多多,按照级别大小,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按照正常的税赋,百姓一亩地秋后要给官府缴纳五斗粮,一旦将土地投献在徐阶的名下,现在只需一亩地交给他两斗粮就可以了,可是国家却没有了税收。

应天十府的百姓都争抢着将土地投献给徐阶父子,一旦遇到了灾年,徐阶父子还大肆低价买地,甚至仗势欺人,疯狂侵占他人土地。徐阶有三个儿子,长子徐璠、次子徐琨和三子徐瑛,他们靠父亲的荫功,都有官职,可是兄弟三个不思回报国家,反而欺男霸女、高利盘剥,鱼肉百姓、坏事干尽。

海瑞正琢磨着如何打开退田的“突破口”,这时,一个案子发生了,徐阶三子徐瑛有一日下乡踏青,发现一个名叫赵小兰的民女,正在溪边洗衣服。

赵小兰生得体态婀娜、如花似玉,徐瑛二话不说,命令手下将其硬抢入府,准备拜堂成亲,赵小兰的家人为了救闺女出火海,一纸诉状将徐瑛告到了巡抚衙门。

海瑞手捧状纸,紧皱的眉头不由得舒展开来,第二天,他叮嘱手下的衙役,紧盯着徐家的宅门,徐瑛一旦出府,立刻回来报告。

徐瑛仗着父亲的权势,根本就没将海瑞放在眼里,他第二天依然大摇大摆地出门,可是走到半路,海瑞领人将其围住,喝道:“恶贼,你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抢民女,给我拿下!”

衙役们一拥而上,将徐瑛掀下马来,绳捆索绑,押到了巡抚衙门,徐瑛声嘶力竭地吼道:“海瑞,你睁开眼睛看好了,爷爷我是徐阁老的三公子,你敢抓我,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海瑞将徐瑛抓住后,直接投进了监狱,接着搬出了太祖皇帝的成法:“诸人不得于诸王、驸马、功勋大臣及各衙门,妄献田土。”然后粘贴布告,勒令徐阶父子“退田”。

长子徐璠和次子徐琨看完布告,一溜小跑地去找徐阶商议,徐阶冷笑道:“退田,让海瑞做梦去吧!”

伸张正义

徐璠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心悸地道:“老三被海瑞抓起来,这岂不是等于刀把子握在他人的手里?我们如果不退田,老三可就危险了。”徐阶叹息了一声,说道:“家有逆子,其父奈何呀!”

徐氏父子三人经过商议,想出了三条应对之策:首先放赵小兰回家,再送一笔钱给赵家,堵住他们上告的嘴;其次徐家退田两万亩,海瑞要当为民做主的清官,徐阶给他一个台阶下;最后,徐阶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次辅张居正,这是一封求救信;另外一封寄到给事中戴凤翔府上,让他狠狠地参海瑞一本。

海瑞接到徐家父子退田两万亩的消息,不由得一阵冷笑,徐阶想要退田,至少要退一半才有商量的余地。可是退田一半,这岂不是要了徐阶的老命,徐阶自然不会答应。

海瑞眉头一皱,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发动被徐氏父子欺压的民众,让他们身穿破衣,围在徐阶府邸周围,每日此起彼伏的退田呼喊声,让徐氏父子心力交瘁,为了不让饥民涌入,徐家父子竟将粪桶放在厅堂,一旦有闯入者,立刻命仆人用粪水泼之……

张居正接到徐阶的求救信之后,写了一封回信,然后派八百里快骑,将信送到了海瑞的手中。张居正在信的开头,首先夸奖了海瑞一通,然后话锋一转,暗示他需要从中转圜,保住致仕首辅徐阶的脸面。

海瑞思考片刻,给张居正写了一封回信:“徐阶家土地之多,令人震惊,如果他不退田,闹事的刁民们不可能止歇,如果他能退田过半,百年之后,也能获得一个好的名声。”

张居正和海瑞书信往来的时候,给事中戴凤翔狠狠地参了海瑞一本,他说海瑞用“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的审案办法,窃得了清廉的名声,但牺牲了士绅利益,这简直就是“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意思是:海瑞这样做,并不能稳政安民,应该让他到南京,做一个闲官。

可是当朝的首辅高拱对徐阶心怀怨恨,戴凤翔弹劾海瑞的奏本在他的干预下,还是铁锤打在棉花包上,半点作用都没起到。张居正眼见海瑞和徐阶顶上了牛,徐阶如果不退田过半,海瑞即使舍掉了乌纱帽,舍去了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就此罢休,他当即给徐阶写了一封密信,信中重点写了高拱欲对徐阶不利的形势……徐阶看到密信,这才知道大势已去,当即叹息一声,对两个儿子道:“退田……”

海瑞的右佥都御史只是一个四品小官,而徐阶是根深蒂固的前朝内阁首辅,如果海瑞不是心存国家和百姓,他怎么能完成让徐阶退田过半的重任。

“治国者不可私国,须顾苍生。”这就是海瑞的座右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因为这铿锵有力的一句话,永远在典籍中如沉雷般轰响,它就是历史的最强音。(葫芦岛市连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洪文)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2月下 (总第196期)  法治史话栏目】

【责任编辑 -张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