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3/19 10:07:21

安徽阜阳颍东公安破获多种类型诈骗案,保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

字体:

“高价收购闲置银行卡、手机卡”“帮人取钱,就能挣佣金”“高薪兼职轻轻松松只需要打开电话免提即可”等多形式多变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颍东公安重拳出击,成功破获多起诈骗案件,保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下面给大家介绍一起识破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套路,教你守住“钱袋子”!

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易受骗群体:单身群体

图片

家住颍东的张女士通过网络结识了一名自称贾某的陌生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交往期间,贾某声称可以低价为张女士代购黄金。张女士信以为真,向贾某转账了6000元。然而,收到货物后,张女士发现所谓的黄金全是假货。当她试图再次联系贾某时,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

警方提醒

1.网恋不谈钱!没见面就要你“投资”的100%是骗局。

2.核实身份:要求视频通话或线下见面,拒绝者大概率有问题。

3.警惕“高回报”: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高富帅”“白富美”。

刷单返利+线下取钱类诈骗,易受骗群体:学生、宝妈、待业群体

图片

蔡女士看到快递中的一张卡片,添加了一位自称“客服”的人员,并按照其指示下载了一款指定的APP进行刷单返现任务。蔡女士在完成首次刷单任务后,确实收到了平台的返现。随后,“客服”引导她参与所谓的“打榜任务”,要求购买超市购物卡。幸运的是,在蔡女士即将完成交易之际,超市工作人员察觉异常并及时报警。经过民警的详细解释和耐心劝说下,蔡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正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在颍东公安民警辅警和超市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为蔡女士挽回了3.9万元的经济损失。

警方提醒

1.警惕陌生二维码:不要随意扫描快递盒、宣传单上的二维码,尤其是所谓的“福利”“豪礼”链接。

2.勿信刷单返利:任何以“刷单返利”“任务赚钱”为名的活动,都是诈骗!

3.保护个人信息:切勿将超市卡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

“ 手机口 ” 诈骗,易受骗群体:学生、待业、兼职群体

e9aeb7e5ab6efa1f22adba6cff67871b.jpg

家住颍东的王某在朋友的推荐下,得知仅需提供两部手机即可获得丰厚的“报酬”。起初,王某有些犹豫,但在“高薪”诱惑下,他决定冒险一试。在对方的指引下,王某将两部手机并排放置,一部通过聊天软件与远在境外的诈骗分子保持通话,另一部则拨通上线提供的号码,开启免提功能。就这样,两部手机搭建起了“手机口”,使得诈骗分子能够与潜在受害者进行远程对话,王某则从中获利。目前,王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提醒

远离“馅饼”诱惑,认清“高薪兼职”“零门槛赚钱”等虚假宣传本质,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手机口”“跑分洗钱”等非法活动。

“乡村振兴扶贫金”类诈骗,易受骗群体:中老年群体

227af619923ae0e71a5cceb042bf59a3.jpg

贾女士遭遇“乡村振兴扶贫金”类诈骗,对方介绍,称只需要配合他们完成“走流水”任务,简单进行收款、取现、转账操作,即可领取高额的国家扶贫款补助,面对高额回报的诱惑,贾女士未加思索便向对方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号。不久后,她的银行卡收到了一笔14万元的转账。随后,贾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前往银行柜台准备取现,银行工作人员察觉异常后及时报警。经警方调查,这笔14万元的款项实为涉诈资金。直到此时,贾女士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

警方提醒

天上不会掉陷阱,不要随意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不要接收来历不明的大额转账,更不要帮助陌生人提现或转账,谨防成为电诈“工具人”!

【责任编辑 -朱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