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3/18 21:26:02

湖北恩施市:“小”羊群助力农民发“羊”财

字体:

3月16日,是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集市赶集的日子,王哥老字号羊肉铺的老板王昌义清晨便开始忙碌,宰羊、分割、称重……老板介绍,冬天是买羊肉的旺季,平均一天能卖出500多斤羊肉。

近年来,崔家坝镇依托产业扶持项目政策,把发展山羊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着力在培育、壮大、做强山羊养殖业上下功夫,让更多群众通过发展山羊养殖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受益的富民强村新路子。

图片11.png

崔家坝镇南里渡大桥航拍。 谭华 摄

引良种,增养殖效益

2024年11月,崔家坝镇谭自祥养殖户家中来了一批新“客人”——简州大耳羊。“你看看,这羊的耳朵多长,这体格多肥……”谭自祥两口子看着一只只体大背直、四肢粗壮、毛长绒细的简州大耳羊高兴得合不拢嘴。

崔家坝镇是传统的养殖大镇,曾经因羊肉嫩而不膻出名,但由于养殖户没有定向繁殖的意识,产出的羊肉品质不稳定,卖不上价,养殖数量越来越少,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模式。

为了破解品种难题,近年来,崔家坝镇党委高度重视山羊品种选育和繁育改良工作,组织村民代表、养殖大户前往实地调研,引进优质种羊为崔家坝镇山羊品种进行改良。共引进种羊150只,主要采取以简洲大耳羊为父本,本地品种山羊为生产母羊的方式进行品种改良,最大限度的发挥良种效益,从而有力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益。

据了解,改良后的肉羊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预计每只羊的经济效益能提高600元左右。

截至目前,崔家坝镇有山羊养殖户600多户,山羊总存栏量10000余只,出栏6000余只,完成产值800余万元。

mmexport1742303415531.jpg

农民在山坡上放养。

强技术,兴特色养殖

走进崔家坝镇铺子房村简耳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膘肥体壮的羊儿或悠闲进食,或卧地休憩,“咩咩咩”的叫唤声此起彼伏,养殖户吴松锋正在给羊添加饲料。

吴松锋是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我们现在养着有200多只羊,前段时间羊价有所回升,准备再过十天左右就能出100多羊了。这几年党委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养羊收益也比较好,比干别的强多了。”说起养羊的体会,吴松锋乐呵呵地说道。

要想养好羊,技术是关键。大母羊瘦了该如何调理?羔羊存活率不高怎么办?如何防病?怎么催肥?随着山羊数量的增多,养殖户面临养殖技术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了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山羊养殖技术,提高山羊饲养管理水平,增加养殖收入,崔家坝镇畜牧中心成立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帮助养殖户解决养殖技术难题。

解决了技术难题,崔家坝镇也积极探索山羊品牌的创立,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市场驱动、科技推动、品牌创建,龙头带动,有效推动羊产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今年10月,恩施州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示了2024年度州级富硒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基地名单,简耳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德悦家庭农场位列其中,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肉羊产业发展路子越走越宽。

图片12.png

向阳花种植基地。 张远明 摄

吃羊肉,富百姓钱包

2024年1211日,崔家坝镇南里渡羊汤馆内,特色卤羊肉正出锅。

“我们的羊肉肉质鲜嫩,没有膻味,再加上祖传的烹饪手艺,做出来的菜让食客们赞不绝口。” 南里渡羊汤馆老板军姐自豪地说。

以往,崔家坝镇山羊养殖主要以销售活羊或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如今,村民们在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下,开始将目光投向山羊餐饮市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山羊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山羊餐馆以本地山羊为食材,通过精心烹制,推出了羊汤、羊杂等一系列美味佳肴,独特的风味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周边城市居民前来品尝。如今,发展以“羊”主题特色饮食为主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农家院1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40多个。

该镇还积极探索“旅游+”路径,通过开展各类节庆活动,引导农户经营“羊家村”民宿、“羊家乐”餐饮等,将山羊产业还延伸到食品加工、餐饮等领域,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已然形成。

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崔家坝镇以发展壮大畜牧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大力培育山羊养殖产业,铺就出了一条增收致富、振兴乡村的好路子。(张祖芬)


【责任编辑 -邵俊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