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薛某反映薛某某家墓地在自己的房屋前方,影响房屋风水;2月9日,问某反映邻居樊某建房子排水影响到自家出行;10月28日,沈某反映通组路建设时占用自家田地,修建的挡墙垮塌要求恢复……”走进陕西省旬阳市构元镇樊坡村的“天平驿站”,一本本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登记台账整齐地摆放在办公桌上,翻开台账,从法律咨询,到化解矛盾、申请救助,涵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件都登记得井井有条,办理得清清楚楚。
近年来,旬阳法院立足山区基层法院实际,在抓好人民法庭工作的基础上,在法庭下辖镇的村、社区设立“天平驿站”,安排法官定期轮值,及时响应群众诉求,将矛盾纠纷在“天平驿站”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 推动司法服务触角进一步向老百姓“家门口”延伸,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一站式接收 群众有诉求尽情倾诉
“刘法官,我们村里有两家的三个娃把老人撞伤了,几家为了赔偿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急需你们来指导一下。”小河镇坪槐村村主任许代云火急火燎的给赵湾法庭打来了电话。
“你莫急,这就来。”刘法官放下手中正在办理的案件答复道。
本案中,坪槐村三个小孩在街道上玩追逐游戏时将一个老人撞倒在地,造成老人摔伤骨折住院,老人的家人要求三个孩子的家长赔偿医疗费用。双方争执不下,一方认为孩子打闹实属平常,老人受伤也是意外事件;一方认为家长管教不力,对老人医疗费用也是应提尽提。双方为了赔偿金额和责任划分久持不决,找到村委会,要求给个公道话。
“熊孩子”伤人,属于时下的热点话题,尤其在农村,家长外出务工,孩子在家上学,老人、小孩组成了村庄的主要常住人口,“小孩互相打闹误伤路过老人”引发的矛盾纠纷属于典型案例,对“天平驿站”的刘法官而言,与三家当事人“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当地村委进行该案的矛盾调解工作,不仅是对个案的解决,更是对整个村庄类似事件的防患未然。
“其实,这个事情大家都想复杂了,赔偿有法定标准,事实也有旁观证人,大家平复情绪,听我来给大家讲讲类似的案例,看能不能彼此都有个启发。”刘法官在旁听了一会村上组织的调解后适时介入。
最终,在法官的指导下,在村委会的说和下,两方家长同意按相应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承诺加强小孩教育。受伤老人的损失得到补偿,三个“熊孩子”也汲取了教训。
“刘法官,你当他们面讲得那几个案例真管用,三家人听了都平静了不少,让我们也学会了处理这类事情的思路和办法。现在村里都知道要把小孩好好教育,不然就可能闯祸担责任。”许主任事后向法官说道。
赵湾人民法庭辖赵湾、小河、桐木、仁河口4个镇65个村(社区),最远的铁厂村、王莽山村距离法庭近2小时车程。位于小河镇坪槐村的“天平驿站”是旬阳法院建立的首个,也是赵湾法庭辖区的三个“天平驿站”之一。
“法庭以‘天平驿站’为前沿阵地,加强对基层调解的指导,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截至目前,赵湾法庭调解成功诉前案件125件,诉讼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5%。”赵湾法庭庭长刘磊说。
不断探索完善矛盾纠纷前端预防多元化解新方式,旬阳法院自2021年以来,已在下辖7个人民法庭建起13个“天平驿站”,有力减少了群众诉累,促进了基层平安善治。
一揽子调处 群众有矛盾就地解决
“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固防线。一根柴火虽小,却牵动着两个家庭的和谐安定。通过‘天平驿站’就地多方联调,不仅解决了矛盾纠纷,做到了案结事了,还促进了家族亲情的维系,推进了乡风、民风建设。”案件落定后,红军镇政法委员孙启斌感慨万分。
事件的起因是一根木柴的归属问题。2025年1月5日上午8点左右,家住红军镇69岁的老李与65岁的弟媳王某因一根柴火归属问题产生纠纷,以致大打出手,王某拿柴火打伤李某,致李某受伤住院10余天。出院后,因打架受伤的赔偿事宜双方争执不下,李某一纸诉状将王某诉至法院。
考虑到红军镇到双河法庭路程较远,双方当事人年事已高,双河人民法庭第一时间安排法官到距当事人较近的天平驿站,同时还邀请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等诸多力量参与,在红军镇茨坪社区双河法庭“天平驿站”组织调解。
“就为了一根木柴,把我打成这样,这亲戚连外人都不如?”李某委屈地说。
“不是一根木柴的问题,你平时一根葱、一颗菜的便宜占得还少吗,这亲戚我看不做也罢。”王某激动地反驳着。
眼看双方话锋不对,法官赶紧介入:“一家人么说两家话,今天谁都不要再说气话,咱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司法所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也赶紧跟上,分头给两家讲法律、讲案例,村干部也从乡里乡亲的角度进行说和,经过4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彼此都认识到了问题症结所在,愿意抛下面子,互相给个台阶来延续亲情,最终双方在法官的主持下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
“去趟法庭来回差不多两小时,很不方便。”老李说,“有这个村里的天平驿站在,确实方便。”
不仅是线下设置“天平驿站”,旬阳法院还结合智慧法院建设,打造了线上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群众通过天平驿站视频连线法庭,法官实时答疑解惑,一揽子调处,就地解决群众矛盾纠纷。
“零距离”普法 群众有需要同频共振
“法官,我儿媳妇最近跟我儿子在闹矛盾,儿媳妇在我们村村民微信群里头说我的不是,败坏我的名声,她的行为违法不?我可以告她不?”
“我们亲戚在银行贷款需要担保人,他让我给他当担保人,他说这就是走个形式,不用承担责任,但我害怕他到时候不还钱,银行找我咋办?我到底能不能给他作担保?”
“隔壁家把我堆在那的柴禾烧了,一直不闻不问的,我该咋办,能让他给我赔不?”
……
2025年2月20日,棕溪法庭在关口镇关坪社区天平驿站开展“法治夜校”小讲堂,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专题进行法制宣讲。现场问答环节,群众就自身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提问,法官从法律层面对群众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引导老年人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
“‘法治夜校’小讲堂这样的普法活动很实在、很接地气,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知道如何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了。”关坪社区张阿姨满意地说道。
为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旬阳法院依托“天平驿站”常态化开展“法治夜校”小讲堂,积极打造多元化普法阵地。从群众的日常需要、关注重点着力,针对不同群体、行业,推动更多的“订制式”“点单式”普法,先后开办了“院坝夜校”、 “校园夜校”“企业夜校”等,将法律知识“精准投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既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又用得上。
同时,针对常见案由的诉讼案件,法庭依托“天平驿站”开展巡回审判,把庭审现场作为普法课堂,通过以案释法、以事说理,现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法官边讲课边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法律指导和咨询,让我们在解决群众矛盾时更有方法,更显底气!”小河镇榜子村党支部书记易乾直说道。
“‘天平驿站’的设立遵循小切口、面对面、关口前移的原则,在推进巡回审判亲民化、纠纷调处便捷化、指导调解常态化、普法宣传个性化中成效显著,在当地通过一站式司法服务,切实降低了群众的维权成本。我们还将加强天平驿站的人员和设施配备,让小驿站发挥更大作用”旬阳法院院长单福东说。(张富苍 胡立山 刘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