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广州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广州市妇女联合会、广州市禁毒办、海珠区禁毒办、越秀区禁毒办、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生普法协会,共同举办“同筑新生路 关爱伴我行”主题帮教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文艺矫治、场所开放日等多元形式,构建精准帮扶机制,帮助女性戒毒人员重建生活信心,取得显著教育戒治成效。
一、政社联动构建帮扶体系
活动伊始,广州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一级高级警长林文光致开幕辞,强调党和政府始终将戒毒康复工作列为社会治理重点工程,要求学员秉持“直面过往、向阳新生”的信念,充分利用帮扶政策实现身心康复。广州市禁毒办副主任、二级高级警长张胜春详细阐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立体帮扶机制,指出已建立包含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就业扶持等多项帮扶措施,将继续推进“所地衔接”工作,确保戒毒人员出所后帮扶不断档。
二、艺术矫治激发内生动力
活动现场,广州市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社工向戒毒人员赠送生活用品“新生礼包”,心明爱将联合各社会力量构建涵盖公益超市、家庭关系修复、社会融入的帮扶网络,以助力戒毒人员出所后社会融入。
随后,文艺汇演凸显艺术矫治特色,戒毒人员自编的《灯火里的中国》舞蹈展现形体康复成果,原创歌曲《向阳而生》唱出戒治心路;禁毒普法宣讲团的《万疆》舞蹈与戒毒人员合唱的《明天会更好》形成情感呼应,通过戒毒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的歌曲共唱,不仅让戒毒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接纳与包容,为他们社会融入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而且促使大学生志愿者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戒毒工作的艰辛与意义。
三、沉浸体验深化戒治认知
在场所开放环节,王警官引导禁毒普法宣讲团成员实地参观室外习艺基地、书法治疗室、绘画疗愈室等心理康复项目;生活管理区标准化宿舍与营养膳食配置,彰显人文关怀。成员代表陈宝华在参观后表示:“从‘禁毒普法宣传员’到‘戒治效果见证者’的身份转变,让我深刻理解到戒毒康复工作需要全社会持续地注入希望。”
本次活动通过让社会各界近距离观察戒毒人员的生活与康复过程,旨在打破社会对戒毒人员的刻板印象,促进社会对戒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此次活动不仅增强戒毒人员的自信心和归属感,也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海珠区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引入更多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如音乐治疗、戏剧表演等,为戒毒人员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康复途径,全面助力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