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4 10/18 12:03:46

硒有价值——湖北省恩施州奋力打造千亿级全国硒产业高地

字体:

得山川之利,享物华天宝,位于武陵深山处的恩施,硒资源富集:

拥有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探明的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聚硒之王”——堇叶碎米荠,“世界硒都”的美誉由此而来。

硒资源激活硒业态,硒业态赋能硒产业。恩施州不断夯实硒农业基础、壮大硒工业实力、提升硒服务业水平,硒产业综合产值逐年攀升,2023年末,已突破935亿元,居全国硒产业发展地市(州)前列。

在硒产业跃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恩施州立足硒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硒资源禀赋转化为“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引领、绿色驱动、全链赋能,加速向千亿级全国硒产业高地目标迈进。

绿色驱动

——硒品牌矩阵不断壮大

含硒土壤617.2万亩,土壤硒均值高达0.76mg/kg……硒之于恩施,既是天赐的瑰宝,也是发展的优势。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16年,恩施州编制《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对硒产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十三五”期间,恩施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硒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全域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硒产业综合产值保持高位增速,综合产值突破至634.71亿元,年均增速达18.45%。

“世界硒都”在全国硒产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迅速提升。

2022年以来,恩施州抢抓国家支持富硒产业发展机遇,相继出台相关规划和方案,明确硒产业新发展方向,坚持生态与富硒相结合,构建“1+8+N”(即1个以硒为引领、8大农业主导产业、N个企业产品品牌)新发展格局。

恩施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波表示:“恩施州拥有独一无二的硒资源,作为全国硒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恩施以绿色驱动激活硒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走以质取胜之路 。”

4.jpg

随后,恩施州围绕“茶烟菜药果畜粮蜂”八大主导产业,加快打造全国优质富硒农产品基地和高品质富硒原料供应基地,建成硒红茶、硒稻谷、硒乌龙茶、硒大蒜、硒藤茶5个涉硒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新创建富硒产品生产核心区(示范基地)25个,硒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恩施硒茶”“恩施土豆”“恩施黑猪”等“恩施系”硒品牌矩阵。

优质“恩施系”硒品牌持续出圈——

今年5月30日,“恩施炕土豆”首家品牌形象店亮相江城武汉,恩施土豆以全新的业态呈现,迅速抢占浙江、福建、深圳和重庆等地市场。

9月10日,恩施硒茶中秋品鉴暨恩施硒茶直营店落成典礼在上海市举办,恩施硒茶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今年前8个月,恩施硒茶销售总额突破101.8亿元。

9月15日至17日,恩施硒茶“一红一绿”品牌作为湖北茶的代表,随湖北2024长江文化海外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来到法国和卢森堡。茶汤鲜爽回甘的恩施玉露和醇厚甜润的利川红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示恩施硒茶的独特魅力。

……

恩施“硒品”走出湖北、走向世界,引领硒产业蓬勃发展。

从“恩施硒茶”到“恩施土豆”再到“恩施黑猪”,恩施州成功注册35件涉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富硒有机硒产品认证证书17份;全州富硒茶叶、蔬菜、土豆等特色基地总面积突破700万亩,获评“全国优质硒产品供应基地”,硒农业产值达488.78亿元。

科技引领

——硒产品业态持续丰富

从前,恩施“硒品”只有茶叶、土豆、猪肉等农产品。如今,这些优质的恩施农产品变成了硒肽片、硒饮品、硒口红、硒牙膏等功能食品和日化用品叫响市场……

在恩施硒产业发展过程中,硒资源转化是关键。“恩施的土壤富硒,各类动植物中生物有机硒含量是其他富硒地区的数十倍以上,其中,有着‘野油菜’之称的堇叶碎米荠,植株平均硒含量在1000mg/kg以上。硒资源虽富集,但挖掘程度和开发利用水平不足。”恩施州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向极钎表示。

为破解发展困局,2013年,恩施州农科院成立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重点研究富硒、含硒等特色作物。2015年,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恩施州挂牌。从此,藏在深山的恩施硒产品有了国家级检测平台资质。

恩施硒产业迈出由保量到提质的科技转型之路。

“十三五”期间,恩施州农科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堇叶碎米荠种质资源研究、硒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不仅完成“野油菜”堇叶碎米荠转“家种”的目标,使恩施这一宝贵的野生硒资源实现市场化生产,同时,衍生出新业态——硒蛋白。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无机和有机两种化学形态,其中,有机硒主要以硒蛋白形式存在。加快硒蛋白研发力度,从富硒农产品中提取植物硒蛋白,是丰富硒业态,也是构建硒产业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向极钎说。

迈入新发展阶段,恩施州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整合资源和力量,积极与国家、省疾控中心和卫健委等单位对接,推动企业与江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科创平台、培育科创主体,加速成果转化:

2020年1月,恩施硒圣植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全国首张富有机硒产品认证证书。

2022年9月,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德源以堇叶碎米荠为原料,升级硒研发技术,从硒蛋白中萃取、酶切出消化率吸收率更高的硒萃和硒肽,并推出高端硒肽品牌。

2023年3月,湖北硒庄王食品有限公司拿到恩施州首家食品营养强化剂硒蛋白食品生产许可证,硒蛋白生产有了“身份证”。

今年1月,全国首个堇叶碎米荠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示范基地在恩施市龙凤镇挂牌成立,为硒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从硒植物到硒蛋白再到硒肽,硒业态丰富多彩、硒科技日新月异……硒产业发展含“新”量十足。

系列突破性成果成为科技引领恩施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目前,全州现有涉硒规上企业234家、高新技术企业27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注册涉硒企业商标累计299件,涉硒国家发明专利220余个,登记硒科技成果50余项,硒工业产值达233.48亿元。

融合发展

——硒品牌建设活力十足

3.jpg

2.jpg

硒产品展销、硒知识科普、硒文化交流……10月10日,走进位于恩施市城区的“世界硒都·硒博汇”场馆,“硒”品云集,亮点纷呈。在这里,恩施“硒品”,可看、可尝、可感。

系列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彰显恩施硒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活力。

时光回溯至10年前,首届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暨中国恩施-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在恩施开幕,来自荷兰、比利时、泰国等国驻中国领事馆参赞,国内外100余家投资商、采购商齐聚恩施,共商推动富硒产业发展。

首届“硒博会”成功举办,打通了对外展示的窗口,恩施以硒“链接”世界。

此后,恩施州成功举办了8届硒博会,吸引4000多家企业2万多个产品参展;来自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40多个国家的代表,100多家国内外行业协会及商会、1600多家采购商及投资商、近5000名嘉宾参会,300多名院士专家出席活动并作报告;累计签约招商项目164个,达成采购协议638份……

亮眼的数据,勾勒出恩施硒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蓝图。

开放的窗口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恩施州如何持续提升硒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恩施州硒资源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田真明表示,经过多方考量,恩施以开放合作、共享发展的理念,打造“世界硒都·硒博汇”场馆,以更加专业化、市场化、包容化的平台,展示硒资源、推广恩施硒产品、传播恩施硒理念。

2023年10月,“世界硒都·硒博汇”场馆投入使用,其作为第8届硒博会的官方举办场地,成为服务恩施硒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与此同时,恩施州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推广,持续擦亮世界硒都金字招牌:

线下开展“硒科普宣传进百城”等活动,新建武汉东湖高新区·世界硒都(恩施)体验馆、世界硒都硒科普城市馆(利川),组织涉硒企业参加各类展会……

线上借助“东方甄选看世界”直播专场活动,推介以“硒多宝”为代表的恩施硒产品,与“硒希优选”“恩职甄选”等多家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启动 “云上硒博会-富硒产品电商选品大会”……

如今,恩施硒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硒资源衍变成绿色的硒、科技的硒、多元的硒,以融合之姿加速拥抱世界,助力恩施州从“武陵腹地”奋力迈向“全国硒产业高地”。(黎维华 田雨 杜瑞芳)


【责任编辑 -邵俊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