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2/27 22:53:15

四川省万源市大沙镇发展中药材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字体:

近年来,万源市大沙镇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牢牢把握中药材产业发展“牛鼻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不断优化“褐色”中药材产业布局,把“小草药”做成群众增收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图片 1.png

在大沙镇月台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正抢抓有利时节栽种玄参。施肥、埋种、盖土等,一派繁忙景象。月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剑介绍,目前该村种植玄参30余亩,采用“集体经济+公司+农户”模式,由万源市刚恒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回收服务,并给予最低保护价,确保农户收益。

“这两天我们正抢抓季节种植,争取年底有个好收成。”胡剑信心满满地说。玄参作为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且适应能力强、管护简单、产量高、周期短。此次种植的30亩玄参预计年底采收,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万源市刚恒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京先表示,公司免费提供种植技术,产品包括回收,并给予最低保护价,确保农户收益稳定。目前,公司已与月台村达成合作,计划明年扩种50亩玄参,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图片 2.png

“药材变‘药财’,致富有‘良方’。”杨京先笑着说。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的技术难题和销售后顾之忧,还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大沙镇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本地中药材发展优势,把发展中药材特色种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目前,全镇已发展连翘、板蓝根、重楼、黄精等中药材1000余亩,形成了以玄参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带。

大沙镇党委副书记刘乙钢表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大沙镇将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体系,让中药材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从“小草药”到“大产业”,大沙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之路,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沙镇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沙镇的中药材产业将更加兴旺,乡村振兴的画卷将更加绚丽多彩。

【责任编辑 -邓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