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5 02/19 14:51:26

守护黄河明珠——河南三门峡湖滨检察公益诉讼为白天鹅筑起法治屏障

字体:

在黄河中游的“天鹅之城”三门峡,一群身着检察蓝的守护者用法治力量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乐章。2024年1月,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检察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为万余只越冬白天鹅筑起安全屏障,更以创新机制构建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立体防线。

1.jpg

天鹅湖畔的法治保卫战

每年冬季,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都会迎来万余只白天鹅在此栖息越冬。这片总面积达1.2万公顷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既是黄河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更是我国候鸟迁徙的关键驿站。然而随着游客激增,随意投喂、垃圾污染、违规垂钓等问题日益突出,白色膨化食品漂浮水面、犬类惊扰种群栖息、烟花爆竹打破湿地宁静,这些行为不仅威胁白天鹅健康,更危及整个湿地生态系统。

2024年1月10日,湖滨区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举报线索,并经核实查明:在天鹅湖湿地公园白天鹅重点保护区内,部分游客将面包、膨化食品及其它高热量碳水化合物丢入湖中投喂白天鹅;部分游客将塑料袋、纸盒等垃圾丢弃湖内,湖面垃圾漂浮;部分游客在湿地公园内遛狗、垂钓、燃放烟花爆竹,惊扰白天鹅栖息。检察官团队迅速启动快速响应机制,48小时内完成初步勘查,7日内立案调查。通过水质检测、走访游客等多元化取证方式,查明辖区内存在多头监管导致的执法真空,随即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

凝聚合力的创新实践

1月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听证会在天鹅湖畔举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与行政机关代表围桌共议,现场播放的监控视频清晰显示:游客投喂导致天鹅消化道疾病激增,湖面塑料垃圾年清理量逐年增多。在检察官引导下,各方最终厘清监管职责,确定由湿地管理部门牵头建立综合治理体系。

通过设立智能监控卡口、组建志愿者巡逻小分队、在特定区域设置生态投喂点等方式,一个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完善。更值得关注的是,检察机关推动建立的“行政执法+技术监测+公益诉讼”三维防护网,使违法行为的发现和处置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的智慧守护

案件办结不是终点,而是生态治理的新起点。湖滨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的“天鹅之益”公益保护平台,集线索举报、科普宣传、志愿服务于一体,上线之后注册志愿者突破200人,收到有效线索50余条。

跨区域协作打开生态保护新格局。湖滨区检察院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检察院建立“山河”两岸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实现了黄河流域三门峡段线索互享、案件联办、生态共治,相关经验被省委政法委全省推广。

润泽民心的生态答卷

如今的天鹅湖畔,新设立的生态长廊成为网红打卡点,实时显示的湿地水质监测数据让游客直观感受保护成效。检察机关推动的“生态课堂进校园”已覆盖湖滨区辖区内中小学,珍惜白天鹅、守护白天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本季白天鹅种群数量同比增长15%,幼鹅成活率创历史新高。

“这起案件是新时代检察公益诉讼的生动实践。”河南省人大代表张琳在视察时评价,“从个案办理到机制创新,从行政执法监督到全民参与,检察机关真正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综合效应。”

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成群翱翔的白天鹅,湖滨区检察院检察长郭煜充满信心:“我们将持续深化‘河长+检察长’协作,以‘天鹅之益’平台为载体,让检察蓝始终闪耀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最前沿,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法治智慧。”(郭一新)

【责任编辑 -赵思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