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一天,辽宁省锦州市太和法院成功执结了一起长达5年的执行信访积案,76岁的申请执行人王大娘成功拿到剩余的19万元执行款以及迟延履行金。大年初八,王大娘一大早就送来了镌刻“秉公执法 再世包公”的锦旗表达感谢,短短8个字凝聚着王大娘对太和法院执行工作的满意和赞誉。
2018年11月13日,王大娘的老伴张某被才某撞伤后死亡,法院以交通肇事罪追究被告才某刑事责任,才某赔偿张某30万元,但被告才某仅支付11万元后,未履行剩余部分。在此期间,被执行人才某与妻子离婚,后又因病去世。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追加才某的女儿才某某为被执行人,通过线上查询未找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才某某也以未继承遗产为由拒不履行相关义务,此案一度陷入僵局。由于申请执行人的诉求太长时间无法实现,“心结”由此种下,开始了漫长的信访之路,多次进京上访并登记,也让申请执行人的积怨越来越深。
2024年,太和法院进一步优化执行团队建设,积极构建执行联动大格局,启动清理积案。针对此案件,太和法院高度重视,成立执行工作专班,院长刁红英亲自督办,与分管副院长闻伟和协助分管执行工作院领导谈德民共同把脉会诊,执行局多名干警参战。同时,院长刁红英作为一名“倾听者”,多次与申请执行人贴心沟通,深刻感受76岁王大娘这一路走来的心酸和苦楚,表明太和法院重新启动这件执行案件的决心和力度,得到了申请执行人王大娘的信任和强烈共鸣。
2024年10月以来,太和法院多次召开协调会,商定解决方案,并主动向区委政法委汇报请示。利用3个月时间,执行局干警调取在锦18家银行涉及被执行人账户的流水数据60余次。同时,会同市交警、房产、社保、公积金、保险公司以及相关街道、社区等单位共同查询相关账户20余次,分析研判29个重点账户。终于发现被执行人才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其妻子的公积金账户有夫妻共同财产部分;被执行人才某去世后,其女儿继承了一笔保险金,找到了明确的财产线索,执行工作终于迎来转机。
执行局干警立即行动,向被执行人才某某以及被执行人才某前妻解释执行相关规定,并多次告知拒不履行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影响,但二人仍拒不配合。除夕前夕,执行局干警在多次解释后,被执行人才某某仍不如实报告财产,法院对被执行人才某某进行司法拘留。被执行人才某某在铁一般的事实、证据面前,在法律的威严下,惊叹执行干警的坚守,一改往日强硬态度,终于在被拘留两日内支付了剩余的执行款以及全部迟延履行金,在取得申请执行人王大娘的谅解后,太和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才某某作出提前解除拘留的决定。
为确保执行款准确、快速打入申请执行人账户并稳妥做好相关后续工作,太和法院院领导、执行局干警、综合办公室等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到除夕前一天的20时许。当拿到执行款的那一刻,76岁王大娘多年心结终于打开,不禁潸然泪下,拉着刁红英院长的手,哽咽地说:“感谢太和法院执行局的辛苦付出,自己终于能过一个舒心的年了……”。同时,当场表示息诉罢访。才某某也能回家过个团圆年。至此,这起5年未执结的积案得到顺利执行。
执行作为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太和法院将进一步深化为民服务宗旨,聚焦人民诉求,真正将人民至上外化为司法作风,见铸于执行成效,着力破解执行难案,积极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