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10月1日交通部成立公安局到1986年10月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再到如今全省2400万机动车和2900万驾驶人。四川公安车管部门持续推进车管服务提档升级、跨越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而公安交管队伍的光荣也同样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始终见证着人民公安队伍特有的为民情怀。
2024年,全省有5个市级车管所和11个县级车管所被评为全国一等车管所。一等市级车辆管理所占比达23.8%,高于全国11.9%的平均水平,全省车辆管理所创优工作已连续6年处于全国一流方阵;“减量控大”车驾管考核项目连续19个月取得满分,排名全国第一,先后5次受到公安部交管局通报表扬。
宜宾公安:科技改善生活 机器人服务也很温暖
“小豹”是宜宾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珙县大队车管所大厅引进的导办机器人,自2020年投入使用以来,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小豹,你有工资吗?”“小豹”一本正经地回答:“工资啊,工资都用来交电费啦!”逗得群众哈哈大笑。“小豹”在为群众提供服务时主动与候号群众交互打趣,为车管所大厅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氛围,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
实际上“小豹”承担的工作职责远比工作证上要多的多,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导办带路服务,帮助群众快速了解办理业务的流程和所需材料,让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办理业务的窗口。工作期间,并送上一份温暖,为群众发放定制糖果、果汁饮品,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介绍业务大厅基本情况。在为群众提供甜蜜的同时进行交通宣传,主动与候号群众交互唱歌跳舞打趣,为车管所大厅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氛围,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
据统计,导办机器人为群众提供18项业务咨询,为约3万名群众解决“疑难杂症”,约5万名群众提供导办带路服务,让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办理业务的窗口。宜宾市公安局也将继续优化导办机器人的功能,探索更多的智能化服务手段,提升车管所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攀枝花公安:“远程”变“就近”服务就是方便群众
攀枝花市米易县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将4类7项车驾管业务下放至8个派出所和3个农村交警中队,在全省率先将摩托车和非机动车注册登记业务下放至村社。
“以前考个摩托车驾照要跑到约100公里的市区,现在家门口就能考了,实在是太方便了”。在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摩托车全车型科目场地驾驶技能电子化评判考场,刚参加完摩托车驾照考试的余大哥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
据米易县公安局崔凯详细介绍,我们在草场镇龙华村建成摩托车全车型科目场地驾驶技能电子化评判考场,在丙谷镇橄榄河村建成小型汽车全科目考场,与保险公司、邮政、银行、销售实体店、报废公司等单位合作,在辖区内设置了4类13个车驾管社会化服务机构,方便群众就近办理车驾管业务,社会服务站开办至今共办理业务达2.8万件。
自贡公安:助商护企,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如何整合资源、为广大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质舒心的深度服务成了车管人心中的头等大事。为此,自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充分发挥资源聚合效应,搭建“社会联动、点面融合”的服务网络,不断拓展便民利企的广度和深度。
自贡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送来表扬信和锦旗。前不久,公司在车管窗口办理二手车出口业务时,发现系统流转过程中无法办结归档,导致百余台二手车一度积压滞销,企业扩大出口规模事宜停滞。车管所先后十余次与公安部交管局、省厅交警总队、市商务局、保险公司、新疆霍尔果斯车辆管理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就信息录入方式、系统流转情况等具体问题进行对接沟通,专程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对接联系,仅用一天时间帮助企业理顺了二手车出口业务申报流程,并帮助企业建立了直通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二手车出口贸易绿色通道,扩大其年出口额5000余万元。
此外,车管所还邀请邮政、保险、税务、银行等窗口人员入驻大厅,全力打造“业务融合、运转流畅、高效便民”的集成服务窗口,实现了车管业务“一窗通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