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4 10/12 09:32:38

河南南阳西峡县法院全方位打造重阳文化“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

字体: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数字化司法改革的双重挑战,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重阳文化”的发源地河南省西峡县,一项项以“强化权益保护、便捷司法服务、推动源头治理、突出宣传引领”为内容的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正在西峡县人民法院一年接一年的悄然推进。

一、示范引领,保障权益“聚合力”

“孩子们都给我钱了,以后养老也不担心了!”拿到赡养费的案件当事人李大娘说。

原告李大娘现年92岁,生育三子一女,6个孙子,但近年来三个儿子先后去世,女儿也进入老年,6个孙子互相推脱,李老太面临着无人赡养的状况,无奈之下将6个孙子和女儿诉至人民法院……

这是西峡法院今年首次发布的《老年人民事权益司法保护白皮书》中的一起典型案例,事实上,像李老太这样家事纠纷案件屡见不鲜。多子女家庭如何养老?办案之外,如何聚焦赡养这一社会问题,达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

“老年人的法律需求日益增长,不能等纠纷进来人民法院再化解,而要从源头预防,减少纠纷产生。”为此,西峡法院梳理了近三年以来审理的涉老年人民事案件,在重阳节来临前夕,组织民政局、老干局及退休老干部代表召开了老年人民事权益司法保护座谈会,发布了《老年人民事权益司法保护白皮书》,以期助力社会综合治理。

“养老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源头治理工作和多元解纷探索相结合,以及建立更加全面和健全的养老体系。”西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剑表示:“希望相关部门珍惜且用好法院这份白皮书,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实早在两年前的重阳节,西峡法院就率先全省成立‘适老型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专门指导审理该院涉及当事人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民事案件,至今,西峡法院涉老民事纠纷的专门审判工作已走过两年。两年来,西峡法院始终将司法护老理念、诉讼便民举措落实、落细,不断探索涉老审判工作新方法,持续丰富涉老审判特色新举措。每年重阳节到来之际,西峡法院都会开展以“适老服务暖重阳”为主题的“六个一”系列活动,即召开一次座谈会、发布一批典型案例、组织一场重阳文化宣讲、开展一次集中回访、拍摄一部普法微视频、开展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从专业化审判到司法触角的延伸,西峡法院涉老审判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打造了司法护老的基层样本。

“本次在座谈会上发布的涉老民事案件审判白皮书,对西峡法院来说,既是对三年来涉老审判工作的回顾总结,更是今后适老诉讼服务不断优化推进的全新起点。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老年维权工作的新途径,强化与各单位及社区组织的沟通交流,在老年维权宣传、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涉老法律援助机制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涉老审判和老年维权工作再上新台阶。”党组成员王宏钊在座谈会总结发言时说。

二、适老诉讼,定制服务“加速度”

“这是《重大事项告知书》,列举了本案的所有关键内容,我一项一项的给你解释!”一场特殊的调解正在法官办公室进行中……

原告老两口是被告的公婆,儿子因事故意外身亡,56万死亡赔偿金由儿媳妇领取,并未分给老两口,老两口将儿媳妇与孙女诉至法院。虽然人到了法庭,但是老两口人文化水平不高且年近七旬,诉讼能力较差,赔偿金应该怎么分、分多少,并无概念。为了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承办法官向其送达了《西峡县人民法院适老诉讼机制重要事项告知书》,告知诉讼须知事项,引导老两口明确诉讼请求。最终经过法官的调解,双方当事人充分换位思考,相互体谅彼此的难处,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

2021年至2023年,西峡法院共审结涉老年人民事案件2630件,涉老年人纠纷整体呈上升态势。通过梳理审判数据发现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升,他们不仅更加主动地参与合同签订等民事活动,还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但与此同时,老年人在举证能力、法律意识、风险评估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如何更好构建适老型司法服务机制?

聚焦老年人参与诉讼的难点痛点问题,西峡法院适时出台了《建立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 便利老年人参与诉讼活动的工作意见》,引入“社会观察团”“重大事项告知说明”、“陪同诉讼”等,在诉讼各环节设置询问、核对程序,准确识别老年人的诉讼行为能力,充分确认老年人本人真实意愿,排除不正当干扰,更多体现对老年人的司法优待和特殊关怀。

根据老年人年龄、文化水平及身体、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等不同因素,西峡法院在立案环节制作了不对外流转的《老年人诉讼能力评估表》,对老年人的诉讼能力进行评估分类并针对性施策。根据分类情况,西峡法院精准提供上门服务、“一对一”诉讼辅导、司法援助等“定制式”诉讼服务。

据悉,2022年以来,对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的老人上门立案25案,对书写能力较差的老人受理口头起诉12案,到老人居住地巡回开庭审理39案,为符合条件老年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12案。

三、延伸回访,晚年无忧“慢慢行”

“法官闺女,你这么忙,又来看我了!”时隔几个月,再次见到法官,70多岁的王大娘激动地向法官表达感谢。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西峡法院组织所有法庭法官对赡养案件进行集中回访,并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

“一纸判决并不是最终目的,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生活顺遂,才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看到王大娘生活的不错,我也就放心了。”丁河法庭庭长贾颖说道。

自去年起,西峡法院依靠“西语和风”家事审判品牌效能已建立起“一老一小”案件回访机制,该回访制度还从四个方面对回访内容进行了明确:一要详细了解案件审理后的履行情况及老年人、未成年人近期生活状况;二要对没有及时履行的案件当事人进行督促,减少进入执行案件数,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三要为家事案件审结后如何进一步修复婚姻家庭关系,弥合亲情、恢复情感提供后续解决方案;四要对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案件及时掌握情况,为需要法律保护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

根据该回访制度要求,由承办家事纠纷及其他涉老年人、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官与其审判团队组成专业的跟踪回访小组;采取电话、微信、面谈、线上等多种形式予以回访,并制作回访台账;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处理方案并进行后续跟踪处理,同时依托村组、居委会等民调组织,共同对发现的问题跟踪处理;对遭受违法犯罪行为的受害人将及时提供帮助,与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沟通、协作,预防暴力犯罪行为及重大舆情风险的出现。

该回访制度自运行以来,已回访涉老年人案件共计36件,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效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文化润心,尊老普法“结合好”

西峡县是“中国重阳文化之乡”,重阳文化的发祥地,重阳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为传承弘扬重阳文化中敬老孝老这一理念,每年重阳节前夕,西峡法院都会提前策划一系列普法活动,增强老年人法律意识,小品、快板、歌曲、快问快答……应有尽有。

“刘阿姨突然接到一通自称‘公安’的来电,需要配合调查,让她把钱转到指定账户。刘阿姨在视频中看到对方警官证、搜查证后,决定进行转账。是对还是错?”“王阿姨用微信无意间加了一个理财大师,专人指导理财升值。王阿姨欣然应允,开通账户并充值5万元。是对还是错?”……为让老人们更好地记住“防诈秘籍”,干警们精心设计了“法治盲盒”有奖知识问答环节,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考题,随机向老人们提问,老人们积极踊跃回答,遇有错误或者回答不上时,干警们还针对性地为大家详细讲解,以便加深老人们的印象,切实提升大家的防骗反诈能力。老人们收到法院干警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老年人权益保护及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和小礼品后,风趣地说“只收礼、不付费,这肯定不是‘诈骗’。”

除了线下普法活动外,聚焦“以房养老”“死亡赔偿金的分配”等热点问题的广播剧《防不胜“房”》《消失的赔偿金》、微视频《老年人如何预防诈骗》等系列普法融媒作品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全平台累计阅读量2万余次,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为让法院青年干警成为法治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主动将法治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宣传,以更加有趣、更易传播的形式推送给群众,西峡法院于2022年创立了“茱萸花开”志愿服务队,重阳节普法活动的小品、广播剧、微视频全部由青研社的干警选材演绎。

九九重阳,久久为功。西峡法院将持续优化适老型诉讼服务,积极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精准、便利、高效的司法服务,以“法徽红”守护“夕阳红”,让公平正义更加触手可及。(吕纪春 王晶雅)

【责任编辑 -李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