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偏居一隅的湖北省松滋市南海镇裴家场村时,目睹广袤的田野,机器往来耕作,不禁想起《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句。裴家场村不是一处世外桃源,而是地处松滋市与公安县交界的一方平安乐土。
在改革开放初期,这里曾是治安案件的频发之地。进入新时代,这里十多年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刑事命案,未发生群体性事件,未出现赴省进京非法上访,多次被南海镇委、政府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多次被松滋市委政法委授予“平安村居”称号。
裴家场村“两委”施的什么法?布了什么局?让全村近四千人,在9.16平方公里的村庄,安居乐业,怡然自得?原来,这一切得益于:“五治”融合,造就“五安”村居。
政治,铸就长安之魂
组建一支队伍,变独唱为合唱。裴家场村“两委”坚持发挥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总支书记王世海是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党建铸魂,抓住共产党员这支关键队伍,推行一名党员带动一片的工作机制。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主题党日活动必修课,形成全民动员创平安,支部委员抓平安,上下联动建平安,线上线下讲平安,你我同行护平安的局面。
裴家场村“两委”为了构建平安和谐的人居环境,由村党总支牵头,村民委员会协调,充分发挥村治调委员会、“五老”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妇女联合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形成社会基层治理大合唱的局面。
探索一套机制,变管理为服务。村“两委”坚持每周例会制,常态化走访摸排制,首访负责制等;全体党员干部将“村民选我当干部,我当干部为村民”和“帮助村民无小事”的理念,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乐当村民勤务兵,铸就保障全村长治久安之魂。谁家的医保到期了,谁家的网络不畅,智障人员的生活物质需要购买了,那位留守老人智能手机出故障,谁家新生儿要上户口……党员干部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村民身边,为村民排忧解难。近几年来,平均每月为村民办实事13.5件,增强村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法治,保障安全之本
调解有法,“七步”调解化干戈。有着20多年治调工作经验的村治调主任邓山俊,探索出一套 “七步调解法”,即:造氛围缓怨气、稳情绪知诉求、明真相知是非、讲法治谈情谊、找要害化焦点、抓时机聚共识、签协议促和谐。突出矛盾纠纷早化解,问题处置立足小。七步调解法,从营造气氛到破解焦点,从形成谅解到握手言和,步步紧扣,环环相连,将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依法调解得情周理顺。近五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341起,涉及金额多则高达十多万元,少则几十元,共涉及金额784075元;接待群众来电来访1000余人次。2024年,截至10月底接待群众来电来访79人次,涉及金额36737元。村民矛盾纠纷的调解率、调解成功率、调解履行率达到三个100%,实现了“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裴家村开展集中普法活动已有10多年。每年组织全村法治中心户和村民代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条款的学习活动,增强法律意识,了解依法维权途径;让村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我、规范自我。
村委会还开展“法治宣传进农家”和“以案说法”活动,组织村民观看渔鼓、快板、松滋说鼓子等的普法的文艺节目,增强村民守法意识,筑牢安全生产、平安出行保护墙。
德治,共建安稳之家
营造见贤思齐好风气。裴家场村坚持在社会层面开展“优秀平安家庭”、“平安家庭”、“好村民”评选活动;在家庭层面开展“好儿媳”“好公婆”评选活动,为村民选树身边典型,让村民们学有标杆,比有对象;这些活动如一股清流,滋润着村民的心田,倡导村民孝亲敬老、辅幼帮残、谦和礼让、乐善好施。全村风清气正,平安稳定。
打造家风家教“样板间”。村“两委”以健全平安细胞为抓手,在全村开展家风、家教、家训宣传活动。裴家场村第二小组是领导夹马槽饥民起义陈雅仁的家乡。裴家村委会以此组为样板,开展说家风,晒家训的活动。村委会还筹集资金,修缮张小伍烈士陵园,以此激励后人,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党恩。
裴家场二组不仅是一处红色革命的沃土,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求学热土。在这30来户人家中,出了罗玮、蒋元武、陈长洁、卢晓萱、陈亚明、胡露等六位博士。该组以及全村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发村民发扬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自治,夯实平安之基
构建网格,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裴家场村“两委”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订《村规民约》,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提供行为准则。再是推行网格化服务,每个网格指定一名前哨守护人、培养一名知情人、推选一名知心人;选好小组的平安中心户长,形成村民困难有人帮,网格进入陌生人后有认知,意外事故有人报,事故现场有人协助处置的工作机制。每个网格还要配备懂法人、话语人、公正人,为村民答疑解惑,调解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全村共划分网格13个,分110条边(巷),共评选骨干户长130人,中心户长13人。村委会将网格联络人的名单、责任、联系方式等内容,公示在村组的公众活动场所,便于村民联系。
形成常态,强化特殊人群管理。裴家场村“两委”坚持开展“逢四说事”活动,根据农事和村民具体情况,灵活组织村民举行屋场会、湾子会、小组会等活动,收集社情民意,并组织中心户长,对全村特殊人群进行管理。对于精神障碍者采取人性化帮扶,安排专人管护,定期看望;对刑满释放人员侧重于帮助他们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尽快融入主流社会;有的是帮他们介绍工作,有的是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路上的困难。总之,让特殊人员感受组织温暖,社会的关爱。
智治,稳固安宁之源
天眼“监控”,孜孜不倦守安宁。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村“两委”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政法部门的指导中,着力推行“雪亮”工程建设。在村级主干道设置监控探头10个。在村委会设置视频监控室,对全村各路口的实况了如指掌。村“两委”动员干部,倡导村民自费在家门口设置监控探头,护卫庭院安全。全村农户共装600多个智能监控探头,这些不知疲倦的眼睛,日夜守护着村庄的安宁。
村委会将全村的“两留一患”人员建立电子档案,并按照网格分人监护,给“两留”人员设置一键呼叫电话号码。当他们遇到困难,只要按一下手机紧急号码,相关责任人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或者通过视频指导他们解决困难。
治理之道在于和,和则万事兴;治理之法在于民,民安则邦宁。裴家场村“两委”让村民当平安村居建设的主角,以村民愿望为行动指南,一幅和谐安宁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邓山俊 卢鸣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