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宜居,环境是底色。
冬日暖阳,沿着干净整洁的道路走进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排放整齐的垃圾投放点随处可见……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这是红土乡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的成果展现。
美丽宜居的红土乡村
紧握组织引领“指挥棒”
“自从我们村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又脏又乱的农村环境成为过去,干净整洁的村道、摆放整齐的垃圾桶成为每个村的标配,谁不夸我们红土美!”谈起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感触最深,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户户文明和谐,村庄面貌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往日生活垃圾乱丢乱放的现象越来越少。
自“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红土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党委组织、党员示范、党群联动”的工作思路全面谋划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带头整治人居环境,以点连线、以线扩面,让更多的群众投入到“清洁家园”行动的“浪潮”中。
除此之外,该乡还组织专班深入各村(社区)主干道沿线、河道沟渠、房屋前后等重点区域进行暗访督导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当天整改,全面压实整治责任,推动整治由“短期清理”向“长效管护”转变,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快而有效,长治长清。
党员带头清理乱堆乱放
高举党员示范“先锋旗”
“今天带着我们支部的党员去把集镇农贸市场清理干净,乱堆乱放、乱拉乱接这些问题都要清理到位……”11月29日,红土居委会第一书记周修琳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组织开展“清洁家园”行动。
“清洁家园”行动开展过程中,该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从党员干部开始,以身作则,带头整治,对进集镇主干道、背街小巷、占道经营等开展集中整治,针对“三堆两垛”“三乱”等各种顽疾,示范引领群众自觉整治和清理,让群众把环境整治由“身外事”变成“家中事”。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李大贤边搬杂物边说“我们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好环境整治的排头兵、先锋队!”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清洁家园”活动中来。
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头,在整个辖区营造出了“人人肯出力、家家见行动、村村出成效”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目前,红土乡已经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会议30余次,全面清理整治沙石堆、粪便堆、杂物堆152处,柴草垛、砖石垛93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接等现象97处,沟渠48.5公里。
组织群众共商共议
吹响党群联动“冲锋号”
群众看在眼里,热在心里,慢慢从“站着看”到“点个赞”,从“点个赞”到“主动干”。
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不少群众自发参与到“清洁家园”行动中来,积极整治和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问题,促进红土乡整体环境再上新台阶。
“我连续带领党员群众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已经有几周了,慢慢地,我发现不管我叫不叫他们,村民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村庄道路卫生时常保持干净整洁,我感觉和美乡村的气息越来越浓了。”大岩村党总支部书记陆承松说道。
近段时间,各村(社区)通过群众会、屋场会、走访入户、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充分调动起了辖区群众参与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群众共商共议,共同制订和实施环境整治措施,带动群众由“站着看”变为“主动干”,形成全面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同时,红土乡还运用共同缔造理念,积极探索“积分制”“红黑榜”等制度,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对支持配合工作的群众上红榜表彰,对拒绝配合的群众给予黑榜提醒,通过“红黑榜”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的机制,不断强化群众卫生保洁意识,引导群众摒除不良生活习惯,推动“阶段性攻坚”向“常态化管理”“长效化管理”转变。
如今,红土乡的环境整治成果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一幅幅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为辖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段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