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2024 11/29 15:11:51

广州海珠区:发挥禁毒社工在禁毒示范城市创建中的服务主体作用

字体:

2024年是广州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的收官之年。海珠区坚决执行中央、省、市关于禁毒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禁毒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动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由海珠区禁毒办牵头,联动海珠区教育局、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18个街道禁毒办、海珠区禁毒协会、广州市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启帆之家”海珠区禁毒社工服务项目等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禁毒攻坚和禁毒示范创建工作,通过多元化措施和多方协作,为广州市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广州市禁毒办提出的“5+5+2+1+1”禁毒示范建设要求,项目积极协助海珠区致力于构建禁毒品牌,突出示范创建的亮点,以推动禁毒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553.jpg

“5”个启航社工站示范点,助力示范创建工作

一是项目驻点派驻架构和工作内容。心明爱自2019年起承接海珠区禁毒专业社工服务项目,搭建起海珠区“1·3·18”禁毒服务模式,以项目为核心统筹,奠定项目的服务方向和基础。通过不断完善,深入沉淀“1·3·18”模式作为开展服务的理论支持和规范,指引海珠区禁毒工作的开展。项目对“1·3·18”服务模式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确定了“1”是依托海珠区禁毒教育馆,发挥项目总部协调的作用进行服务统筹和指引,发挥“教育、培训、体验、展示”功能。“3”是将服务场域划分为3个片区和开展三级预防;“18”就是海珠区18条街道的专业服务下沉,推进了服务模式的具体化和内容的充实。

二是“5站点”中标准化建设中社工发挥的作用。心明爱禁毒社工将对在册吸毒人员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常规跟进服务主要通过家访、电话访问、咨询、常规小组活动以及协助管控等方式进行,为他们提供安置支持、资源对接、情绪疏导、家庭关系调整等个性化深度服务。针对不同吸毒人员的心理、性格特征以及家庭中的个性化需求问题,禁毒社工将开展心理、家庭、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并制定针对性、适切性、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介入并提供服务。截至2024年10月,共提供个案服务327人次。

微信图片_20241129150623.jpg

项目特别重视海珠区的禁毒教育宣传工作,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社区层面,项目进行了多种探索,包括通过“点线面”的方式推进服务。

扩大面——深化“六进宣传”。项目紧紧围绕《广州市禁毒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响应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体系。一是开展禁毒宣传“六进”活动。二是做好重要节点宣传活动,以中国人民警察节、“6·26”国际禁毒日、6.3虎门销烟纪念日、海珠花市、南华西风铃花艺术文化节等,推动主流报刊媒体大力宣传禁毒知识;三是线上创新禁毒宣传融媒体矩阵,制作高质量、高热度、故事性禁毒原创作品,推进个性化、靶向式禁毒宣传,多元化传播禁毒理念。

发展线——“禁毒+文创”。结合广州市禁毒示范创建工作要求,大力培树推广特色宣传。一是定期举办禁毒文创主题设计大赛,以禁毒服务作为基石,将文创成品制作明信片在各街巡展,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禁毒宣传网络;二是结合示范创建亮点工程,探索开展创新交通枢纽与宣传阵地集章活动,深入了解海珠区“一街一亮点”;三是融入文创理念,以流行元素、科学手段,研发禁毒桌游《粤虎闯毒关》《突围行动》、文创“明信片”等,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五是推动海珠区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与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成立“大思政课”广州市海珠区禁毒教育馆实践教学基地,培育一支校园禁毒“社团化”大学生禁毒普法志愿者团队,为海珠区禁毒教育馆、海珠区18个街道禁毒办、各大中小学进行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621.png

巩固点——禁毒教育馆宣教。海珠区禁毒教育馆作为毒品预防教育矩阵的重要枢纽,结合市、区对禁毒示范创建要求,充分发挥禁毒教育基地在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通过VR技术体验,建设新型禁毒教育基地“禁毒云展馆”,让居民朋友能足不出户都能如身临其境接受禁毒教育,截至目前,海珠区禁毒“云展馆”已累计吸引3.9万人次参与;二是定期组织两支队伍加强禁毒业务培训,组织青少年到禁毒教育馆参观实习学习,通过知识讲座、禁毒游戏互动等,全面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禁毒意识,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近460场活动、培训等,累计参与人数已逾3.5万人次;五是针对戒毒人员、社区矫正、重点场所人员等,定期提供平安关爱、心理疏导、就业技能培训、同伴教育讲座等帮扶,提升他们对社会资源认识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三是专业讲解迎检查,助力示范创建工作。海珠区禁毒办注重提升“两支队伍”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禁毒专职、及社工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项目协同海珠区禁毒办就区内18个启航社工站筛选禁毒讲解员队伍开展系列讲解员系列培训,已累计培训近90人次,助力讲解员更好掌握讲解技巧与表达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为示范创建验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700.png

海珠区五个社工站示范点在示范创建期间多次接待国家、省、市调研组调研,接受他区参观学习。全年累计协助海珠区进行了42次站点迎检工作,其中包括了公安部的2次检查以及省市禁毒办的多次检查,对江南中启航社工站给出高度评价和认可。

“5”个禁毒示范学校,以点带面助宣教

校园作为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开展校园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以创建“无毒校园”为目标,以“五落实”作为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开展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设立校园禁毒角。为实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创新青少年的禁毒宣教工作,项目在海珠区各校园图书室内设立“禁毒角”,当中摆放了由项目创作的文创套装,《突围行动》《粤虎闯毒关》游戏套装、文创产品“一街一书签”和禁毒宣传画册,可供师生参观学习禁毒知识。截至2024年10月,共建校园“禁毒角”34个,普及师生12430人次。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710.png

二是走出去开展禁毒预防宣教。海珠区禁毒办协同项目、知信小学、江南外国语学校、聚德中学、五中滨江学校、后乐园街小学和岭南画派纪念中学,共同创建示范学校,通过贯彻落实“五落实”台账、学校阵地氛围打造等方式,推动示范创建工作。在校内展出学生禁毒书法、征文等作品、班级优秀禁毒板报、培育禁毒小宣传员,根据不同学段学情每学期开设禁毒“第一课、主题班会课、影视、知识答疑”等系列进课堂教育活动,定期开展 “预防毒品手抄报、书法、征文”等作品评比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禁毒氛围。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803.jpg

在“一校一队徽”海珠区青少年禁毒志愿服务队LOGO征集大赛中,吸引了众多学校和青少年踊跃参与。大赛共征集到超过1000幅作品,有效地将禁毒宣传与队徽设计比赛相结合,以创新的方式展现学生们远离毒品的坚定决心,并从多个角度展示他们对禁毒知识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项目截至2024年10月,进校园活动已累计开展 236场次,活动覆盖人数约178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746.png

三是引进来开展创新禁毒宣传。为扎实推进禁毒宣传工作,让辖区居民群众能多渠道,多形式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识毒、防毒和拒毒的能力,项目组织18条街的居民群众参观海珠区禁毒教育馆,让他们对毒品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意识到毒品的巨大危害和禁毒工作的重要意义,共计1760人次。项目结合创新新研发禁毒桌游,组织青少年参与桌游活动40场,覆盖1961人次,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提高青少年的自我约束意识和抵御毒品能力,海珠区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提高了青少年抵御毒品的能力。

海珠区以广州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为契机,在海珠区禁毒办、区教育局统筹下,项目积极组织开展2024年“平安海珠,禁毒有我”第三届禁毒主题文创设计大赛,大赛吸引众多师生参与其中,征集作品近2400份,大赛有效将禁毒宣传工作有机融入文创作品设计之中,充分展现禁毒地域特色,增强禁毒宣传辐射力度,凝聚社会广泛共识,积极营造浓厚的全民禁毒氛围。在海珠区禁毒办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和项目共同组建了海珠区第一支“大学生志愿者禁毒普法宣讲团”队伍,走进校园、社区、家庭,通过开展禁毒知识讲座、协助禁毒宣传活动、参加禁毒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禁毒知识,传递无毒生活的理念。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731.png

海珠区禁毒办协同项目,通过组织参观禁毒馆、组织桌游活动、组织文创大赛、组织大学生讲师团(广外艺)等方式,将毒品预防教育覆盖范围扩大,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将毒品预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个户外禁毒宣传点,潜移默化造禁毒氛围

海珠区充分利用其核心基地的辐射效应,进一步激发了区域内的禁毒资源潜力,在各街道构建了禁毒主题的阵地。该项目整合了社区资源,并与各街道携手,积极发挥禁毒宣教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禁毒教育,从而广泛提升他们对毒品的防范、拒绝和辨识意识与能力,推动全民禁毒的广泛参与。

项目依托于龙凤街的禁毒口袋公园和江海街的禁毒主题公园这两个户外禁毒宣传点,充分利用海珠区18个街道的禁毒宣传平台,发挥其在禁毒宣传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这些关键点的辐射效应,有效地扩大了社区禁毒工作的覆盖范围。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830.jpg

项目积极支持海珠区禁毒办公室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基地的创新建设,发挥“5+5+2+1+1”禁毒示范宣传教育基地的模范带头和辐射牵引作用。通过警示教育、普法教育、青少年研学等“沉浸式”和“体验式”的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禁毒工作的良好氛围。

“1”个派出所+“1”个村居,网格化管理精细服务

根据《广州市禁毒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项目以高标准、严要求深入推进禁毒示范创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内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3+N”为抓手,通过构建起多元网格体系,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效果,实现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通过“网格化+管控”,实现基层禁毒社会精细化管理。心明爱禁毒社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各街禁毒办、派出所、村居坚持细抓摸底,密切配合,依托现有社会化管控信息管理系统,以村居为基本单位,实现吸毒人员管控网格全覆盖,对辖内吸毒人员现状明,底数清。依托吸毒人员“5+N”管理工作模式,发动全乡“N”个帮扶力量共同参与,按规定对落实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严格实行,深入推进吸毒人员管控工作。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843.jpg

二是通过“网格化+帮扶,推动全面精准帮扶。联动村居、社区民警定期走访慰问、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全面帮扶关爱,通过落实“一人一档”及时了解掌握戒毒人员动态信息。项目协助海珠区禁毒办开展吸毒人员帮扶救助活动317场,服务1815人,为戒毒康复人员彻底戒除毒瘾,迈入新的人生铺路架桥,排忧解难。

三是通过“网格化+宣传”,以点带面对推动禁毒宣传工作纵深发展。心明爱禁毒社工定期联动村居、社区民警,一方面通过强化重点教育,深化青少年、重点场所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拓展宣传覆盖面,号召群民参与禁毒斗争。

微信图片_20241129145853.png

近年来,海珠区将禁毒示范城市创建作为深化禁毒人民战争的重要载体,结合本地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力求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禁毒工作亮点品牌项目则依托禁毒示范创建的平台,通过明确目标、深化教育、强化服务、促进合作、加强管理和推动示范效应等多方面的努力,充分发挥在禁毒工作中的服务主体作用,抓实戒毒回归人员帮扶教育工作,着力探索新时代戒毒工作新路径,为构建无毒社会贡献力量。未来,项目还积极协助海珠区将不断加大禁毒示范创建延伸工作力度,着力提升广大群众对禁毒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营造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李艳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