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他还是不肯搬走,这房子法院都判给我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回自己的家?”近日,电话那头,小美的声音充满了疲惫与无奈。一份早已生效的离婚调解书,白纸黑字写明了房产归属,却难以撼动前夫小帅执意“赖”在原住所的决心。一场看似普通的房屋腾退,牵动着申请执行人的急难愁盼,也考验着湖北石首法院执行工作的智慧与担当。
2024年4月,小美与小帅经石首市人民法院调解离婚,调解协议约定两套共有房产中,未装修房归小帅所有,位于某小区的房屋归小美所有,小帅需在当年7月31日前搬离。然而,约定期限已过,小帅却以“无处可去”、“母亲重病行动不便”等理由,始终占据房屋拒不迁出,对小美的沟通置若罔闻。无奈之下,小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干警第一时间介入,多次与小帅沟通,耐心释法明理,强调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履行,尊重法律就是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多次劝导收效甚微。执行法官深知,婚姻家庭案件执行情况复杂,涉及情感纠葛和现实困难,并未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多次上门深入了解情况,并给予了合理的搬迁宽限期,力求化解矛盾。
2025年7月,面对小帅的持续抗拒,执行干警依法将其拘传至法院。小帅带着年迈的母亲一同前来,依然态度强硬地抗拒腾房。小美携已成年的女儿到场后,愤而请求对小帅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就在此时,意外陡生——听到儿子可能被拘留,情绪失控的小帅母亲竟试图自我伤害,以极端方式向法院施压!
现场气氛瞬间紧张!千钧一发之际,石首法院执行局刘局长反应迅捷,及时制止,避免了一场悲剧发生。刘局长立即守护在老人身边,一边安抚其失控的情绪,一边严肃阐明极端行为的违法性与严重后果:“阿姨,法律文书已经生效,房屋所有权依法归属小美,她们母女也需要一个安稳的住处。任何抗拒行为都是徒劳的,只会让情况更糟!”
为了彻底化解矛盾,解开老人心结,执行法官将小帅的女儿带到奶奶身旁。看到奶奶情绪激动,孙女心疼不已,紧紧拉着她的手柔声劝导。在孙女的耐心安抚和执行干警的持续开导下,老人激动的情绪逐渐平复。法院随后安排女法警贴心护送老人和孙女安全返家。路上,法警语重心长地劝解:“老人家,无论怎样,这已经是小一辈的事情了,您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最重要。”最终,老人想通了,同意搬去小儿子家居住,不再干扰执行。
而在羁押室内,另一场“攻心战”也在进行。被带入羁押室的小帅始终态度坚决,并以绝食进行对抗。执行法官对小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小帅,房子你们一人一套,孩子跟着小美生活,她们也需要安身之所。再说了男子汉大丈夫也要有担当,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履行,搬离是最终的结果。”在法理与情理的共同作用下,在得知母亲已被妥善安置后,小帅终于卸下心防,表示愿意主动清退房屋,立即搬离。
7月31日,执行法官前往涉案房屋现场监督搬迁,协助小帅及其母亲搬离物品,并将房屋钥匙郑重交还到小美手中。接过钥匙的那一刻,小美激动不已,连声向法官道谢。这起离婚财产纠纷,终于在法院执行干警刚柔并济、细致入微的努力下画上了圆满句号。
从剑拔弩张到温情化解,这起案件的顺利执行,正是石首法院执行局“攻坚破困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首法院面对各类“硬骨头”“执行难”的案件,始终坚持“刚柔并济”,依法综合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推动执行工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法官提醒——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院的强制执行,不仅是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捍卫法律尊严的坚强保障。我们呼吁每一位公民:尊重司法裁判,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任何试图通过“耍赖”、“对抗”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终将徒劳。尊法守法,诚信履约,方能共同营造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周寒春 郑雅雯 余月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