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服务持续追求高效、便捷的进程中,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乌拉街人民法庭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号召,全力推广新型要素式起诉状,为当事人打造更顺畅的维权通道,切实将司法便民落到实处。
龙潭法院乌拉街人民法庭坐落于龙潭区大口钦镇,肩负着下辖四个乡镇、辐射面积达 598.57平方千米、服务约14万户籍人口的司法重任。长期以来,法庭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理念,持续探索司法服务创新模式,此次推广要素式起诉状,正是其深化便民举措、提升服务质效的又一有力尝试。
为市民办理司法服务
要素式起诉状:拆解诉讼难点,实现 “化繁为简”
新型要素式起诉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印发的示范文本打造,精准聚焦金融借款、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高频民事案件。它打破了传统起诉状 “长篇大论、格式复杂”的模式,将起诉所需核心内容拆解为清晰的要素项,通过表格化呈现、勾选式填写的设计,让当事人只需按照提示逐一补充关键信息,即可快速完成文书撰写。
对于缺乏专业法律知识的群众而言,这一转变意义重大。以往,撰写传统起诉状需自行梳理复杂法律关系、严格规范文书格式,不少人因“不知从何下笔”“担心格式出错”,对诉讼维权望而却步。如今,要素式起诉状将专业的法律“门槛”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填空指南”,即便没有律师代理,当事人也能轻松上手完成文书,真正实现了诉讼流程的 “化繁为简”。
全方位推广服务:多举措发力,让便民 “触手可及”
为让要素式起诉状真正惠及更多群众,乌拉街人民法庭打出一套便民“组合拳”。在诉讼服务大厅,显眼位置摆放着要素式起诉状示范文本二维码与详细填写指引手册,当事人扫码即可一键获取文书模板,直观了解每一项内容的填写要点;同时,法庭安排专人驻守服务窗口,对有需求的群众随时提供一对一指导,及时解答填写过程中的疑问。
针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特殊群体,工作人员更是贴心地提供“全程帮填”服务:从协助梳理案件事实、整理关键证据,到逐一项核对要素信息、补充完善内容,全程耐心细致,确保每一位当事人都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诉求,让司法便民的温度,切实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手中。
典型案例见证:二十年借贷纠纷,借 “要素” 破维权困局
2025 年8月,一起跨度近二十年的民间借贷纠纷,因要素式起诉状迎来了维权转机。郭某、卢某两位老人早年与杨某因工作交集产生债权债务关系:2006 年1月12日,杨某因殴打他人需支付赔偿款,向二老借款1.5万元;2006年 8 月4日,又因需缴纳行政罚款再次借款1万元。后续双方虽签订欠条确认债权,但杨某的还款事宜却久拖未决。
多年维权无果后,二老决定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却因不熟悉法律流程、无法撰写传统起诉状,陷入“想诉不会诉” 的困境。乌拉街人民法庭了解情况后,主动引导二老使用要素式起诉状,并安排工作人员围绕民间借贷案件的核心要素,帮老人逐一梳理关键信息。
按照要素模板填充信息后,这起历时二十年的复杂纠纷,转化为条理分明、事实清晰的诉讼文书——“借款事实一目了然,维权诉求依据明确”。这份“填空式”起诉状不仅帮助二老顺利启动了维权程序,更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司法创新带来的便捷与希望。
成效与未来展望:提升服务效率,传递司法温度
自推广要素式起诉状以来,乌拉街人民法庭的立案效率显著提升,当事人因文书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导致反复修改、补充材料的情况大幅减少,群众的诉讼体验持续改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打通了群众维权的“最初一公里”,更实现了司法服务专业性与便民性的深度融合。
未来,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乌拉街人民法庭将进一步加大要素式起诉状的推广力度,通过线上宣传、线下讲解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群众了解并受益于这一便民举措;同时,法庭还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全流程——从立案指导到庭审衔接,从判后答疑到执行协助,全方位提升司法保障水平,让“高效、便捷、有温度”的司法服务,成为辖区群众最坚实的依靠,助力每一份合法权益都能在司法创新中找到清晰、顺畅的维权路径。
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龙潭法院乌拉街人民法庭正以要素式起诉状为支点,撬动更便捷、更温暖的司法服务生态,让公平正义真正“触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