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29 15:58:12

浙江平阳:长夜终明

字体:

他说,小时候家里人总是拿警察叔叔要抓人来吓唬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当警察。2019年,卢孔豪警校毕业后加入平阳警队,在万全派出所当民警。

万全镇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域发展的前沿阵地,镇域面积大,外来人口多,辖区内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事情发生,作为派出所打击民警的卢孔豪,打击违法犯罪就是他工作的重点。

1.jpg

警营传承

一名年轻警察的成长,绕不开的话题是带自己入行的师父。

在加入万全派出所的头三个月里,卢孔豪每天跟着师父学习系统使用、情报分析和蹲守抓捕。年轻民警刚干这行,总藏不住那股最纯粹的激进劲儿,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一旦锁定嫌疑人,眼里满是 “要把案件查到底” 的执着与锐劲儿。

2.jpg

卢孔豪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抓人。在出发之前,他反复检查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装备,脑海中勾勒出无数种抓捕场景,努力回想警校老师在课上的讲述,设想如果遭遇反抗自己会怎么办。

嫌疑人到达住处单元楼门口,他跟着整个抓捕组悄悄推开车门尾随至嫌疑人身后,迅速将人控制,反手从裤兜里摸出手铐,随着两声的卡锁扣合声,抓捕完成。

随着包里手铐“开了张”,卢孔豪的崭新征途也徐徐展开。

他上手很快,已经能独立出现场、理数据、完成线索核查,并且逐渐成为所里“挑单子”的人,某些瞬间,他身上也能瞥见着师父的影子。

白天,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脑屏幕前寻找线索,一坐就是一整天;晚上,经过长时间的蹲守后,会在嫌疑人意想不到的瞬间出现在他们面前。

从跟着师傅办案到独立办案,他经历了从“以为自己会了”到“发现还差得远”的心路历程。“每开一个文书都要反复检查好几遍才敢提交。”正是这些战战兢兢的起点,铺就了他成长的台阶。

现在,卢孔豪也有了自己的徒弟,当新警向他请教时,这个曾经的徒弟不自觉重复着师傅语气“再细点,别放过任何疑点”。从“跟着师傅学”到“带着新人干”,师徒的传承,就在这些似曾相识的对话中完成接力。

硎发新刃

“办案子是一门手艺,我才刚刚入门。”他说话时的眼睛都亮了不少,圆圆的脸上满是匠人般的执着和锐利。

当讲到案件关键突破点时,他特意从凳子上挪了挪位置、抻了抻手,讲起曾经的办案经历,卢孔豪显得眉飞色舞。

眼前这位95年后的年轻人,投身打击工作,已经有6个年头。这份工作,危险如影随形,挑战接连不断,可卢孔豪始终热忱满满。他的办公桌永远像个小小的“情报站”,堆满案件资料,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关键信息。

3.jpg

每次研讨案件线索,会议室里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却又有些迷茫。追踪嫌疑人活动轨迹,厘清资金流向……当案件陷入胶着,卢孔豪总是那个不甘心的人,会重新梳理线索,转换侦查方向。

一次侦破一起人员架构复杂、活动隐蔽的犯罪案件时,刚拿到线索时,卢孔豪就像着了魔一样,整天坐在电脑前,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中途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硬是从那些繁杂的数据里揪出了犯罪团伙的“蛛丝马迹”。仅仅一个月时间,一个涉及十余人的犯罪团伙框架就被精准分析出来,为后续的抓捕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警以来,卢孔豪连续五年获评年度优秀公务员,曾获个人嘉奖一次,先后获评“横阳卫士”“执法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十佳执法办案能手”等,系列战斗中,他逐渐把心中合格的办案民警形象在自己的身上具象化。

屏中朝阳

雨过天晴的清晨,绝美日出+河湖平原,已经成为万全人的浪漫日常。而对于民警卢孔豪来说,这样的美景尤其独特——作为派出所里的接警员之一,有时通宵作战,也常凌晨上岗。他眼中的监控大屏有安然有序、岁月静好的平常生活,更会看到粼粼河影里的公园城市是低头可见的美景,更是卢孔豪和战友守护的寻常烟火。

一次,一名神色焦急的居民求助,让卢孔豪印象颇深。

“同志,我那新车……就停在家门口,一会功夫,没了!”来所里报案的黄某手里捏着购车发票,说话带着喘。

接警后,卢孔豪立即赶往现场。那是一片老旧拥挤的住宅区,低矮的房屋间巷道纵横,令人棘手的是,案发现场恰好处于监控盲区,没有任何监控画面能直接捕捉到关键信息。面对这样的侦查条件,卢孔豪丝毫没有退缩。他重新梳理思路,扩大搜索范围,对案发地周边的监控录像进行仔细勘查。

倒退,暂停,重启,每个监控点位过一遍、两遍……详细记录、重点标注,这样的筛查,几天下来,上演了一遍又一遍。

4.jpg

忽然画面里,一个可疑影子出现在附近街头,卢孔豪手指在桌上敲了敲——这架势,不像是晚归的住户。

监控镜头跟着他拐进老住宅区,巷子里的灯忽明忽暗,影子钻进拐角就没了影。卢孔豪没挪眼,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点着,调阅附近几个探头的画面。大约一杯茶的功夫,那影子又冒了出来,这回脚下多了辆电瓶车,车身颜色和车型跟报案人说的一模一样。凭借敏锐的观察,卢孔豪成功锁定了嫌疑人的踪迹,最终将其抓捕归案,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对方也不得不承认。

办案的时候经常会碰上一些“硬茬”,卢孔豪的严谨细致,尤其在证据链的构建上,已经不断形成自己独到的经验和能力,常常以“零口供”突破很多疑难案件。

卢孔豪坦言:“每宗案件的侦破,都是对群众信任的最好回应。”当报案人黄某领回电瓶车时,他在一声声道谢声中感受到了“职业荣誉感爆棚”,体会到警徽的独有重量。

忙碌中,屏中,暗夜渐亮,万全的夜有人守着,踏实,等到太阳慢慢从云层中爬出,监控指挥室里的对讲机声、说话声也密集起来,万全的一天又开始了。

“我们见过这座城市最深的夜,也最早触摸到它的晨光。”这是卢孔豪对警察工作的感悟。六年的黄赌打击、追踪的办案生活,早已经让他适应了岗位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抓人办案让他欲罢不能,同样也给了他疲惫感。晚上没有任务的时候,他有时会更愿意在办公室里放空一会,那种松弛感让他和紧张的办案生活有了边界感,也给了自己消化和喘息的间隙。

一次,卢孔豪从外省抓人回温的路上,望着远处山的轮廓,蜿蜒的路上没有灯。突然,太阳跳了出来,天一点点被映红,青山醒了,云雾纷飞,长夜终明。(舒斌斌)

【责任编辑 -龚山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