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28 20:02:13

四川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 数字化监管优化营商环境

字体:

8月2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以数字化手段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丹、副厅长王彬、二级巡视员余越峰及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陈楣出席发布会。

截屏2025-08-28 20.00.30.png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涉企行政检查是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重要方式,对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今年6月20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严格落实国家‘扫码入企’的要求,试点推广‘天府入企码’”。对此,四川省司法厅研发推出了“天府入企码”。

自今年9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将对“天府入企码”进行“双轨制”试行,执法人员可凭“天府入企码”,也可凭行政执法证开展检查。自明年4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亮码入企”,未按规定出示“天府入企码”的,企业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今年3月在眉山、绵阳、攀枝花三个市试点以来,‘天府入企码’在规范检查行为、提升执法效能、增强企业法治获得感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丹介绍,在实现检查主体和事项规范化方面,眉山、绵阳、攀枝花分别依法确认行政检查主体325个、486个、272个,清理后行政检查事项较清理前分别减少13%、10.8%、21.3%,确保检查主体和事项的合法性,有效遏制了随意检查;在推进“综合查一次”方面,“天府入企码”将不同行政执法主体针对同一企业,在相近时段内实施检查的事项进行整合,在不减少检查任务的情况下减少进入企业频次,三市检查缩减率分别为36%、32%、24%,企业迎检负担明显减轻;在推进“非现场”检查方面,眉山、绵阳、攀枝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企业线上监管,非现场检查量占比分别提升为23%、21%、22%,实现监管“无处不在、无事不扰”;在加强监督纠偏方面,系统对不具备行政检查主体资格实施检查、擅自部署专项检查、超过年度频次上限实施检查的,实现了线上预警235次;在对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执法主体没有按照公布的行政检查事项和检查计划实施检查的,实现了线上预警73次、线下提示25次,确保了“该查必查、应检尽检”。

此外,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今年6月,四川省还制定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从检查职权、执法标准、检查方式、监督评估四个方面提出了12项的具体举措,着力构建“制度约束+科技支撑+协同监督”的治理机制:通过定期公布行政检查主体资格(全省已确认10751个)及省级部门清理检查事项,从源头减少重复检查;要求各级部门制定并公开年度检查计划,省级细化操作规程,推行“执法+服务”,眉山、遂宁试点“行政处罚+信用修复”联动告知;优化检查方式,推行“综合查一次”,如眉山整合4300余项计划为1603项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强化监督问责,通过企业联系点、12345热线收集线索,截至本月22日处理问题1199条(乱检查112件、标准不一72件),移送纪检线索113件,为企业挽回损失2900余万元。

“天府入企码”的全面推行,标志着四川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优化营商环境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数字化赋能与制度创新,四川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在川投资兴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 -邓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