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28 16:38:44

河南伊川:从“多头找”到“一站办” 以多元解纷提升治理效能

字体:

“没想到事情解决的这么顺利,从起诉到拿到第一批款项,只用了两周时间,咱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人民法院这效率真是没说的!”近日,伊川县某企业负责人手持锦旗,向县综治中心驻点法官连连道谢。

该企业在一起工程顺利完工后,迟迟未拿到工程款。在持续向相关单位反映问题未果后,2025年3月,这起纠纷由县综治中心受理,伊川县人民法院驻点法官在了解矛盾症结后,指派专职调解员快速开展先行调解,并对案件的调解提供法律意见及专业指导,最终经过不懈努力,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现场签订调解协议,矛盾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当事人为表达感激之情,特意送来两面锦旗。

近年来,伊川法院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支持,积极参与本地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在多元化中的参与与指导作用,提升司法服务水平,为基层治理注入法院强劲动能。

阵地融合 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驻点法官接待群众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让纠纷止步于诉前”伊川法院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综治中心“神经末梢”,打通便民解纷“最后一公里”。 

专业调解室之一

积极入驻县综治中心,设立受理窗口、“法官工作站”,组建由1名员额法官、12名专职调解员、2名书记员构成的专业团队,实现法律咨询、纠纷受理、调解指导、司法确认等诉讼事务“一站通办”。打造“调解—司法确认—诉讼”无缝衔接机制:当事人在综治中心达成调解协议的,可当场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调解未果的,直接转入立案程序,由速裁团队就地审理,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次数”。聚焦道交纠纷、金融矛盾、涉军维权等重点领域,在县委政法委统筹下,联合公安、司法、金融机构、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设立交通道路、住建物业、人事劳动、金融借贷等10个调解工作室,通过“专业领域专人解”,推动同类纠纷批量化解。 

资源联动 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201f794f09a8eca7a7369b5142a81e4d.jpg

“单打独斗不如攥指成拳。”伊川法院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司法引领、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线上,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在线对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诉讼服务远程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调解进度、办案数据实时共享,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请调解、参与诉讼。线下,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现场座谈、案例分析、释法答疑等灵活方式,对各类调解力量开展常态化轮训,针对性提供法律适用建议和化解思路。今年以来,已组织各类培训36场次、调解业务12期,线上线下指导人民调解员办理案件423件。 

调解员组织调解一起民事案件

创新“庭长+乡镇长”联动机制,结合该院五个派出法庭和综治中心基层治理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围绕辖区矛盾纠纷类案问题、案源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把握辖区矛盾纠纷变化趋势,适时提出司法建议和社会治理建议。通过巡回审判、“四官”下乡、法律“七进”等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今年已开展巡回审判38场、法治宣讲50余次,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从“群众跑”到“数据跑”,从“多头找”到“一站办”,伊川法院与综治中心的深度协作,让基层治理效能持续释放。2025年截至目前,通过“法院+综治中心”模式化解的纠纷中,36%以上在诉前解决,平均化解周期缩短至23天,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下一步,伊川法院将持续深耕“如我在诉”理念,深化与综治中心的协作,依托平台优势,有效衔接社会各方调解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多元化解,探索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模式。(张鼎铭 朱丙琦)

【责任编辑 -赵小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