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28 16:08:55

河南省宜阳县司法局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分类教育活动

字体:

为提升矫正对象的交通安全意识与法治意识,多维度、深层次促使矫正对象深刻反思自身行为,8月27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司法局组织29名矫正对象开展交通安全分类教育活动,邀请馨泉心理咨询中心丁五红老师授课,活动按照“教育四部曲”开展。 

一、点验 

社区矫正中心主任席少娥、工作人员刘向华对矫正对象进行现场点验。席少娥告诫矫正对象要摒弃侥幸心理,提高自身警惕性,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治意识。

二、授课

f105fadca4cd06f158980286dd40f8e0.jpg

丁五红首先从心理层面分析矫正对象的心理特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心态,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察觉自身不良驾驶习惯,引导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驾驶观念。随后通过引用深刻典型的真实案例和矫正对象的真实经历,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让矫正对象深刻了解交通法规。最后她强调,危险驾驶不仅危害个人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更关乎一个家庭甚至多个家庭的幸福,提醒矫正对象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守护家庭平安幸福。

三、书写心得体会、分享交流

“我犯了危险驾驶罪,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对家庭产生了很大影响,我要调整我自己的心态,以后出行不仅要保证自身安全也要保证他人安全,同时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受伤害。”“交通肇事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还对子女后代产生影响,现在我通过学习更加了解到生命的珍贵,以后更应该严于律己,从小事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我因为危险驾驶从而触犯了法律,通过今天的课程我认识到了喝酒开车的危害,认识到安全第一,以后出行的时候多想想我的家人孩子,不能让侥幸心理影响到自己的生命安全,侥幸心理不可有。”

此次教育活动的核心目的是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交通安全意识与法治观念,从根源上纠正其交通违法认知偏差,破除其“小违法无大害”的侥幸心理,让矫正对象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谨慎对待日常习惯和小事,把安全把握在自己手里。

宜阳县司法局将持续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升教育矫正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实现“精准矫治”,助力矫正对象改造自我,顺利回归社会。(孟寒冰)

【责任编辑 -赵小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