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将至,浙江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千余亩水晶柚基地迎来挂果关键期。翠绿枝叶间,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清甜柚香在田野间弥漫。这片柚林不仅承载着畲乡群众的“共富梦”,更是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希望林”。
为守护“共富果”安全生长,兰溪市公安局游埠派出所依托水亭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创新推出“三联动”工作模式,以精细化、科技化、协同化的生态警务举措,为水晶柚产业筑牢安全屏障。
警民携手,“阿哥阿妹”织密巡逻防线
“水晶柚挂果期就像‘坐月子’,一点都马虎不得。还好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看着枝头上饱满的果实,水晶柚基地负责人郭先生的脸上满是安心。每年水晶柚挂果期,既是果实生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偷摘、破坏等风险隐患的高发期。为此,游埠派出所深化“生态警务+群防群治”机制,在原有警力基础上,联合熟悉畲乡的人情地貌的“阿哥阿妹”志愿者队伍,组建起一支“警民巡逻队”,开展常态化柚林巡查。
巡逻队每日穿梭在纵横交错的柚林间,重点巡查围栏是否有破损、有无村民或外来人员偷摘未熟果实、是否存在违规用火等安全隐患,并及时收集果农遇到的难题。不久前,志愿者老钟在巡逻时发现,基地边缘一处围栏被人为破坏,疑似有人试图进入柚林,便第一时间通过生态警务专用联络群上传现场照片和定位。生态警长骆宇平看到消息后,立即带队赶赴现场,及时发现并劝阻几名打算进入柚林游玩采摘的外来游客,最终成功避免了柚林受损。
空地协同,“空中鹰眼”构建立体防护
水亭畲族乡的水晶柚基地面积广阔,地形复杂,传统地面巡逻难以覆盖所有角落。为破解这一难题,游埠派出所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将无人机巡航纳入生态警务日常,形成“地面巡查+空中监控”的立体防护网。每周,生态警长都会操作无人机,对水晶柚基地进行数次全覆盖、无死角的空中巡查。通过无人机实时回传的画面,民警能直观掌握柚林生长状况、人员活动轨迹。
日前,民警通过无人机发现基地深处一片隐蔽的柚林里,有异常人员活动迹象。附近巡逻队员立即根据无人机提供的信息赶到现场,当场制止了两名试图偷摘柚子的村民,并对他们进行了生态保护和法治宣传教育,有效保护了果农的辛勤劳动成果。
站内聚力,部门联动筑牢安全屏障
作为生态警务的核心枢纽,水亭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每日都发挥着“大脑”作用。每天傍晚,民警都会与当日参与巡逻的志愿者代表以及常驻工作站的综合行政执法、农业农村等部门人员一起,围聚在站内的辖区生态地图前,结合当天的巡逻记录、无人机影像、群众反馈等信息,进行当日工作复盘,分析潜在风险点,评估防控效果,并即时调整次日的巡防重点和力量部署,确保问题不过夜、隐患早排除。
不仅如此,联勤工作站还是面向群众的“生态宣传阵地”。站内专门设置了宣传角,摆放着生态保护、安全种植、防盗防骗等主题的宣传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每当果农前来办事或歇脚时,民警和驻站人员都会主动上前,结合季节特点和果园需求开展宣传。
从空中鹰眼巡航到地面网格守护,从警务站里的专业研判到田垄间的恳切叮咛,游埠派出所正以“石榴红”生态警务品牌为笔,在水亭的青山沃野间书写“警民同心护共富”的生动篇章,这一颗颗即将成熟的“共富果”,也会成为“生态警务”最甜美的见证。(童心怡 张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