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26 14:55:44

云南:“四大检察”协同发力,生态环境检察监督成效显著

字体:

8月25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匠心守护绿水青山 共绘美丽云南画卷”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云南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行检察职能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并发布10个典型案例。中央驻滇及云南省各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出席。

640.jpg

“云南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云南地处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承载着‘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重大使命的省情,主动融入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局,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检察工作,助力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发布会上,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世清围绕统筹四大检察协同发力,突出重点加强监督,凝聚共识合力等方面通报了云南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行检察职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情况。

检察工作情况三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769件1404人,提起公诉3923件6423人,监督立案224件247人,监督撤案788件915人;受理审查涉生态环境民事检察监督案件20件,行政检察监督案件3281件;立办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504件。34件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入选全国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优秀案例,1人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5个集体和10名检察人员获最高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联合表彰。

守护绿水青山云南检察这样做

 统筹四大检察协同发力,生态环境检察监督成效显著。依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强化生态环境民事检察监督,加大环境侵权、生态治理、林业承包等领域生效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推进支持起诉、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案件办理;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检察监督,深入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司法要求,聚焦土地、林业、矿产、动物及水资源等环境资源保护,办理行政裁判监督案件155件;办理涉环境资源保护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件1184件,提出检察建议1050件。全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维护生态环境公共利益法律监督职能,通过办案,共督促修复林地、耕地1.05万亩,治理恢复被污染河湖水域面积2104.79亩,督促清理处理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生产类固体废物73.72万吨,挽回矿产资源损失及生态损害赔偿金1730.47万元,督促依法整治809家污染企业及违法养殖场。

突出重点加强监督,服务保障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4件相关案件联合挂牌督办,共起诉污染环境犯罪35件183人;持续加大六大水系和九大高原湖泊系统保护,织密流域治理法治网,全省检察机关起诉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558件1048人,有效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强化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守护“动植物王国”基因密码,以“万物同舟·检察同行”为主题,聚焦生物多样性核心要素的系统保护,办理相关案件1200余件。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多措并举修复生态环境,推动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助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

凝聚共识合力,健全协作机制。打破传统办案模式,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构建协同合力,完善社会支持,凝聚社会保护合力,注重法治宣传,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故事,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社会参与,建立协同共治格局,让保护生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下一步,全省检察机关将在云南省委和最高检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依法监督、精准监督,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持续提升检察工作服务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能力水平,为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助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640 (1).jpg

省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杨学正解读了10件生态检察典型案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全省检察机关在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推动生态修复、强化协同治理等方面的履职成效,并与行政检察部主任桂蕾,普通犯罪检察部副主任李娅嬛及民事检察部副主任刘晓虹一起,对媒体记者关心关注的如何进一步发挥检察职能保护绿水青山,民事检察监督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有哪些特点,针对生态资源领域行政纠纷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如何强化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等问题进行解答。

【责任编辑 -张永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