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旬阳市小河镇依托“三力联调”工作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因菜地界畔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在当地引起良好反响。这种以多元共治模式守护邻里和谐、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的做法,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柔性力量”。
事情回到2023年10月26日,小河镇棋盘村村民李某与邻居张某因菜地界畔归属问题引发口角,继而发生冲突导致李某受伤。事后,双方因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赔偿事宜僵持不下,多次调解未果,诉至法院后也未彻底化解心结,久而久之,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
今年,小河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镇平安法治办启动“三力联调”机制,拧成治理“一股绳”,联合棋盘村村委会成立调解专班,走访邻居还原事件经过,梳理双方核心诉求;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介入,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出发,向双方释明“过错赔偿”的法律依据,明确责任边界;社会乡贤主动对接当事人家属(纠纷代理人),倾听家属诉求,借助亲情纽带疏导情绪,凝聚调解共识。调解中,工作人员通过“法理+情理”双管齐下,既剖析张某行为的侵权责任,又回溯双方多年邻里情分,更结合当地“以和为贵”的乡规民约劝和。经过多轮沟通,张某认识到自身过错,李某及其家属也体谅对方实际困难,逐步放下成见。
在调解专班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即张某一次性赔偿李某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生活费等各项费用共计20000元。协议签订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一场剑拔弩张的邻里纠纷,在“三力联调”下圆满化解。此次纠纷的成功调处,是小河镇深化“三力联调”机制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资源、联动共治,既高效解决矛盾,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真正诠释“矛盾不上交、纠纷就地解”的基层治理智慧。
“下一步,小河镇将持续深化运用‘三力联调’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纠纷调解在基层,以治理温度绘就和谐乡村新画卷。”旬阳市小河镇平安法治办负责人说。(庞明珍 钟大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