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还不到1岁,就洗个澡的功夫,腿被烫伤成这样,我们肯定是有意见的。”电话里,徐某的声音绷着压抑的愤怒和心疼。“孩子也有监护人,不能光说我们的责任,再说,我们之前也给过钱了。”奶粉店老板孙某作出反驳,语气中带着委屈和不平。
这场纠纷还得从2025年1月的一天下午说起。这天,徐某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小刘到孙某经营的一家奶粉销售店洗澡。不料,在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小刘的左腿出现大面积烫伤。事后,孙某支付了1000元便再无下文。赔偿数额的巨大分歧,让双方矛盾激化,最终走上了法庭。
该案案情脉络清晰,标的金额不大,集中焦点最主要在赔偿数额上。“还是以调解为先,尽力化解这场纠纷吧。”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人民法院果园法庭庭长王洪召梳理完案情后,心中有了定见。冰冷的法条背后,关乎着一个个家庭的生计冷暖。他深知,这类案件的难点,往往不在于法律条文的适用,而在于解开当事人心头的结。
沟通中,双方针锋相对、情绪激动。王洪召敏锐地意识到,面对面调解此刻并非良策,需要逐个疏导,耐心释法说理,他决定分头做工作。
于是,那个午后,王洪召的手机成了传递理解与抚慰的桥梁,电话中的声音几乎从未断过。
手机那头,孙某声音焦灼:“我们看了监控视频,她孩子洗完澡没有哭,肯定不是在我们这儿烫伤的,我们是出于同情才给了她1000元医疗费。”
“你先别着急,咱们平心静气地慢慢说。”王洪召语气平和地安抚着,“孩子的就诊记录我们都看了,下午在你们店里洗澡,当天傍晚5点左右就送到了医院治疗烫伤,时间都对得上,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况且,婴幼儿的痛觉神经本来就发育不完善,烫着后有时候反应慢,过一阵才出现反应也是有很大可能的……”王洪召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孙某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你自己也可以查查民法典”王洪召接着说,“法律明确规定,经营场所的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徐女士在你们店里也办有卡,都是老客户了。咱是开店做生意的,把这件事处理妥当了,也是对店里信誉和长远生意负责……”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既讲了法律规定,又兼顾了人情世故和实际经营,孙某听着听着,态度终于有所软化。
话分两头,另一边,徐某的倾诉也充满了苦涩,“我孩子这么小,左腿被烫伤那么大一片,我这当妈的心里怎么能舒服,先不说医疗费就远不止一千块,孩子也遭了不少罪啊”。
“照片我看了,孩子确实烫伤得比较严重,太让人心疼了。”王洪召感同身受地安慰道,“但咱们今天沟通,也不是为了争个高下输赢。对方那边我们沟通过了,他们现在也愿意再协商。咱们这边算算需要的花费,一起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数,把这事了了,咱都是奔着解决矛盾去的……”王洪召说得实在,既肯定了徐某作为母亲的痛心,又引导她面向解决问题的方向。
沟通的沙漏无声流逝,窗外夕阳的余晖一点点洒在案卷上,慢慢为整间办公室镀上一层金黄,又悄然逝去。终于,一下午锲而不舍的沟通有了成效:孙某同意当场再支付小刘3000元赔偿款,并现场退还小刘在奶粉店卡中的全部余额。
至此,这场因意外烫伤引发的纠纷,也总算有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案子结了,卷宗归档。这样的纠纷,在法庭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或许只是寻常一页,但它却凝聚着普通人对公道最本真的渴求。法官每一次俯身的倾听、细致的辨析、入情入理的调解,都是在无数个细微的瞬间,稳稳托住公平正义的天平。
“法官这工作,说到底,就是用法理作基石,用人情当粘合剂,帮着大家把日子过顺当了。”王洪召如此说道。
每一起看似普通的案件,都承载着人们对公平底线的共同守望,和解之路并非妥协的退让,而是共同在现实的土壤上,为这份期盼锚定一个坚实的落点。它让抽象的正义在具象的生活中生根,于点滴间夯实着社会信任的根基,共同书写着更富包容性与生命力的法治文明篇章。(代文官 聂星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