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年轻民警业务能力提升、规范执法行为养成,近日,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海林分局海林派出所精心组织“绿荫工程传帮带”活动。活动以“实战教学”为核心,由经验丰富的老民警、老党员牵头,聚焦公安业务系统操作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两大关键内容,为年轻民警量身打造“沉浸式学习课堂”,切实为公安队伍战斗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手把手传技,破解实战难题
在公安业务系统教学环节,老民警充分发挥“实战导师”作用,结合多年办案积累的典型案例,对系统操作流程进行全环节拆解。从基本信息录入、材料上传,老民警逐一进行手把手演示,并针对操作中高频出错的细节进行重点讲解。
场景化解读,筑牢规范意识
针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学习,老党员打破“照本宣科念条文”的传统模式,以日常工作场景为切入点,将条例要求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着装规范方面,通过对比不同执勤场景下的着装标准,讲解警服佩戴、警号使用的注意事项;在值班备勤环节,结合值班记录填写、应急处突准备等工作,明确条例对值班纪律、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在群众接待部分,通过还原窗口服务、纠纷调解中的真实对话场景,强调文明用语、耐心服务的重要性。
“一次规范的着装、一句文明的问候,不仅是内务条例的要求,更是拉近警民距离、树立公安形象的关键。”老党员结合自身处理群众诉求的经历,用“案例+条例”的方式生动诠释内务规范的现实意义,让年轻民警深刻理解“内务无小事,规范是底线”的内涵,切实将条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民警反馈积极,机制持续深化。参与活动的年轻民警纷纷表示,此次“传帮带”活动内容务实、针对性强,既解决了业务操作中的“困惑点”,也明确了纪律规范的“基准线”。下一步将以老民警为榜样,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融入日常工作,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业务能力、严守纪律规矩,努力早日成长为能担责、善作为的合格人民警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