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22 15:13:33

河南省邓州市法院:“法院+综治”协同发力 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阵地”

字体:

2025年以来,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与司法服务深度融合,主动融入市综治中心“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遵循“党委领导、综治协调、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工作思路,发挥职能作用,通过指导调解、以案释法、委托调解、诉讼服务指引等方式,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大调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打造多元化解“新阵地”,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上成效显著。

积极整合资源 优化解纷配置

邓州市法院作为第一批入驻市综治中心成员单位,第一时间加强人员配置、硬件设施的全链条保障。在综治中心主要开展指导调解、以案释法、委托调解、诉调对接、立案诉服、简案快审等工作。截至目前,邓州市法院按照要求选派一名员额法官、二名法官助理、二名书记员入驻综治中心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在综治中心设置一个诉讼服务窗口、一个法官工作室、一个联合调解室、一个审判庭。入驻市综治中心以来,积极推动与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等调解力量的有效整合,使调解组织覆盖婚姻家庭、物业管理、劳务纠纷、宅基纠纷等各个领域。

优化工作模式,提升解纷质效

建立“双向分流”机制。在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上,邓州市法院坚持“法治引领,协同共治”,建立“双向分流”机制,实现矛盾化解“前端疏导”与“后端裁判”相结合。对立案后当事人同意调解的案件,由法院通过人民调解平台一键推送至综治中心,由专职调解员运用专业调解技巧先行调解,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减轻群众诉讼负担;对调解失败的矛盾纠纷,及时导入诉讼程序,确保“调有实效、诉有保障”。

前端综合施策,后端司法赋能

法院从“后端”审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反馈至综治中心开展“前端”的源头性综合治理。邓州市法院通过审理案件发现产生纠纷的主要问题,收集梳理并反馈至综治中心,由综治中心召集相关行政单位和部门对共性问题进行研判,综合施策,联动治理。这种模式让法治思维贯穿治理全链条,既提升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的专业性,也为乡镇综治中心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模板,促推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协同发力,成效显著

邓州市法院入驻市综治中心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以来,通过综治中心平台累计委托调解纠纷256起,提供法律咨询160余人次,成功调解82件(其中出具民事调解书58件、撤诉16件、当场履行8件),调解成功率达32%。调解未果的案件有序转入诉讼程序,实现矛盾纠纷梯次化解。特别是在涉民生领域纠纷化解方面成效突出,聚焦住建、家事、劳资、借贷、物业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60余件,有力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在专项治理方面,积极推动“综治主导+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一是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2025年6月成功化解陈某某等7名农民工6.7万元劳务费纠纷。二是完善青少年维权快速响应机制。针对暑期工欠薪等问题,实行“当日受理、当日调处”,于2025年7月22日高效化解高三毕业生黑某某被欠薪纠纷。针对青少年网络充值引发的服务合同纠纷,主动对接平台客服介入处理,于2025年7月8日成功化解一起涉及未成年人曹某某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三是针对矛盾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往返不便,无法到现场处理的特殊情况,通过灵活运用线上调解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让当事人在“指尖”上就能解决问题,既彰显了司法温度,也提升了纠纷化解效率。2025年7月1日通过线上调解成功化解了李某某与赵某某因买卖二手车辆引发的合同纠纷。上述矛盾的成功化解,是“法院+综治”联动机制效能的生动实践,不仅显著降低了群众的维权成本和诉累,也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

下一步,邓州市法院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依托“法院+综治中心”协作模式与综治平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有效衔接社会各方调解力量,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多元、源头化解,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治化水平,切实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职责使命,不断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胡培三 周海鹏 朱小旭)

【责任编辑 -胡东楷】
返回顶部